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媒体、互联网、广告行业 - 公司:Comscore、Nielsen、Magnite、DoubleVerify 核心观点和论据 Comscore业务现状与发展 - 业务重点:聚焦跨平台能力,投入资源发展该业务,18个月前跨平台业务占比不到10%,预计2025年接近20%,年增长率30 - 40% [6] - 市场竞争优势:起步于数字业务和线性电视产品,从底层构建,能满足市场对跨平台解决方案的需求;在实时测量方面领先Nielsen,缩短反馈周期,线性电视数据处理时间从两周缩短到48小时,数字数据在Proximic内可24小时周转 [10][38][39] - 客户与市场:最大客户包括新媒体公司等围墙花园企业;业务增长主要来自程序化环境,该市场规模达300亿美元,而美国线性和联网电视广告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 [11][13][19] - 产品创新:与Magnite合作推出策划交易ID功能,结合Comscore的数字排名和受众细分,为广告商提供可信赖的受众购买ID [23] - 定价策略:第二季度战略性提价,在Proxima受众细分等独特业务上取得成功;程序化平台提价相对容易,合同客户提价较难,公司会根据业务独特性和印象量进行针对性提价 [32][34][3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市场需求变化:疫情前传统付费电视捆绑包占观看量的75 - 80%,如今广播线性电视观看量降至50%,市场对跨平台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 [8] - 行业交易模式:行业交易仍存在孤岛现象,购买团队在本地、全国、数字、程序化和传统购买系统之间存在分割,改变这种惯性需要时间 [7] - 数据合作与成本:与MVPD、OEM和平台建立数据合作关系,拥有45项专利支持线性电视数据处理;通过与Charter重新谈判合同,节省至少3500万美元现金和运营费用;数据成本是公司损益表的重要部分,公司会在合同续约时采取战略措施控制成本 [76][77][82] 内容测量与AI趋势 - 内容测量:Comscore提供跨平台广告和内容测量服务,帮助内容生产者确定内容货币化方式,但不直接参与创意环节;部分竞争对手参与创意测量 [45][46] - AI趋势:生成式AI为内容创作带来机会,Comscore的受众测量功能在客户投资AI和创意时发挥关键作用 [44][45] 本地市场情况 - 本地市场地位:Comscore在本地测量市场是重要参与者,是除Nielsen外唯一能提供本地评级的测量公司,认为Nielsen在本地评级方面能力存疑;本地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公司在该市场取得份额,其本地优势支持跨平台业务增长 [62][63] - 本地广播与新闻:尽管新闻资金不足,但本地广播市场仍具活力,政治季节会带来大量资金投入;本地广播公司通过投资体育等内容多元化业务,受众仍具有本地化特点,未来市场交易和销售模式可能改变,但受众本地化趋势不变 [65][66][6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平衡表情况:过去12个月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取得进展,年底筹集4500万美元资金,用于解决旧银行贷款并支持跨平台能力和产品改进投资,但资本结构仍令普通股股东不满 [55][56] - 历史遗留问题:过去三年对公司进行重组,聚焦跨平台业务,减少不必要业务,但公司存在技术债务和资源债务,仍需进一步解决 [60][61] - 数据合作细节:数据合作协议部分有年度退出选项,多数协议会尽量锁定较长时间,以支持产品开发和投资规划 [94]
comScore (SCOR)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