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一季报前瞻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京东、腾讯、阿里巴巴 核心观点和论据 京东 - 一季度业绩亮眼,收入同比增长接近 16%,为近三年新高,零售收入同比增长 16%,带电类目同比增长 17%,商超日用百货类目同比增长 15%,增速超市场预期[3] - 1 月实施国家补贴政策,手机类目增速超 20%;3 月发力下沉市场,推进外卖和秒送业务;一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20%以上,服饰品类健康增长[3] - 外卖业务 4 月 15 日日单量突破 500 万单,24 日突破 1000 万单,中长期目标突破 2000 万单,有达达运力储备,从低单价饮品赛道切入,但低线城市运力需商家自送和三方众包支持[4][5] 腾讯 - 一季度游戏收入预计至少实现 MID teens 增速,受春节旺季带动,新产品将陆续推出,新老游戏结合抵消去年 DNF 高基数效应,海外游戏 Supercell 递延周期长助于流水增长[6] - 广告业务一季度有望实现 15%-20%增长,视频号广告加载率仅低个位数,增加广告库存和提高价格,AI 技术提升广告效果和转化率拉动单价[7] - 钰宝 AI 应用用户规模仅次于 Deepseek 和豆包,2 月接入 Duxer R1,3 月支持与腾讯文档上传导出,提升办公效率[8] - 自去年四季度起加大 CAPEX 投入,应对英伟达 H20 禁令,部分芯片采购转向国内供应商如华为[9] - 股东回报稳健,2024 年回购超 1000 亿港币股票,2025 年计划至少回购 800 亿港币,年度股息同比增长 32%至每股 4.5 港币,庞大投资组合提供资金支持[2][10] - AI 领域发展前景好,生态系统将大有可为,有客户端流量优势和多元场景生态,业绩预计稳定稳健,AI 应用推动发展[11] 阿里巴巴 - 2025 年电商和云业务有望提速增长,阿里云去年四季度恢复双位数增长至 13%,AI 驱动显著,今年一季度预计增速提升至 15%以上,1 月下旬起外部客户对云需求显著增加[2][12][13] - 2025 年一季度 GMV 预计中个位数增长,客户管理收入预计跑赢 GMV 增速 4 - 5 个百分点,得益于加收基础服务费、全站推广拉动及 AI 应用推动[14] - 上月发布最新通义千问三模型,技术布局领先,对中国 AI 资产有核心拉动作用,五月 Deepseek 可能推下一代模型带来催化剂[15] - 保障股东回报,2024 年股息率达六个多点,2025 年持续分红并缩减非核心资产,淘宝闪购独立运营外卖业务弥补饿了么流量短板,整合主站资源、大额补贴拉动单量[16][17] - 是核心 AI 资产之一,战略从保守转向进击,有云基础设施优势,若国内出现成熟 AI agent,技术布局和流量生态将形成闭环盘活流量生态系统[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