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集运行业、电商行业、零售行业 - 公司:船公司、货代企业、沃尔玛、Target、Home Depot、森泰股份、MSC 地中海航运、马士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变化 - 中美达成协议前,4 月 8 - 9 日推出 125%惩罚性关税后,美线货量急剧下降,传统大贸货跌幅 40% - 60%,船公司撤船,电商货量占比从 10% - 15%升至 25% - 30% [3] - 中美达成协议后,125%惩罚性关税撤销,船公司 5 月 15 日起加价约 500 - 600 美元,恢复停航运力,货代抢占仓位,市场预期乐观 [1][4][5] 2. 船公司应对策略 - 4 月底至 5 月初撤掉约 40%运力,关税撤销后恢复停航运力,提前在 FMC 备案价格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 [1][6] 3. 客户群体适应情况 - 传统大贸客户受关税影响大,货量跌幅显著;电商客户抗打击能力强,占比提升至 25% - 30%;货代积极抢仓位,直客调整计划需时间但逐步适应 [1][7] 4. 市场展望 - 2025 年美国航线市场运输需求将显著增加,市场趋向稳定增长,但需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 [8] - 8 月货量变化取决于关税政策,无论是否调整货量都会减少,9 - 12 月进入淡季 [25] 5. 关税影响 - 美国零售库销比偏低,零售商需尽快决定订单量,否则影响圣诞销售季,进口商需在 90 天关税缓期内计算库存和资金压力 [1][11][12] - 美国大型商超不愿轻易提价,电商平台承受能力强,关税上涨对零售价影响有限,预计 6 月可能小幅提价,整体通胀压力可控 [1][13][15] 6. 运费情况 - 美西航线运费已达 6,000 - 7,000 美元,若传统大客户集中发货可能突破 1 万美元,船公司运费上涨趋势明显 [2][14] 7. 货代利润 - 头部货代企业在市场订单激增时利润丰厚,通过固定月价和 MQC 仓位获取溢价 [2][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森泰股份关税:中美谈判未涉及森泰股份 20%关税问题,90 天内可能无大变化,若取消出货量将显著增加 [18] 2. 运输费用占比:美系集装箱运输费用占货值比例较高,与末端销售价格相比占比很低 [19][20][21] 3. 加价对象:船公司 GLA 加价针对除签合约到付直客外的所有客户,不同船公司 SpotRate 订舱比例不同 [23] 4. 美线运力下降构成:4 月以来美线运力下降 40%,空班占比至少 70% [24] 5. 利润损失承担:传统大贸中间环节分摊利润损失,电商卖家承担所有成本 [26] 6. 美国海外仓:美国库存比例正常或偏低,海外仓未爆仓,但需关注货物量增加是否导致港口拥堵 [26][27] 7. 东南亚航运:东南亚货量增加幅度不如预期,短期内难以大幅增加,中国仍是主要供应来源,中美关系影响工厂老板决策 [28] 8. 中美依赖关系:美国摆脱对中国依赖至少需要 10 年时间 [30]
中美关税降级后集运及美线市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