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月金融数据解读、银行投资框架及观点更新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 银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四月金融数据情况 - 新增社融 1.1 万亿元,比去年略有上升;新增人民币信贷 840 亿元,同比下降 2500 亿元;社融增长主要依赖政府加杠杆,四月新增政府债券 9000 亿元,同比多增 1 万亿,广义政府融资占整体新增广义融资超三分之二[2] - 信贷数据低于预期,居民端和企业端贷款同比下降,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下行,部分需求被透支,债务置换工作也有影响[3] - 居民短期贷款四月同比下降 4000 亿,环比下降 4000 亿,同比少增 500 亿,反映消费意愿不强;居民中长期贷款同环比均有所下降,但同比多增 440 亿左右,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但购房现金比例仍高,抑制中长期贷款投放[5] 央行政策调整影响 - 央行政策利率下调 10 个基点,有助于稳定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四月居民和企业存款流出明显,与银行揽储季节性效应有关;去年手工补息作用下,今年 4 月非银存款同比高增,带动 M2 增速提升至 8%,整体存款同比大幅增长 3 - 5 万亿元[6][7] 金融脱媒与 M2、M1 增速 - 今年年初金融脱媒进程放缓,存款和理财增速剪刀差回升,原因是银行年初积极促存款增长和债市率波动使理财增长放缓;4 月 M1 同比增长 1.5%,较 3 月小幅下降 0.1 个百分点,旧口径 M1 增长对 PPI 指示显示控制通胀和缓解通缩有压力[8] - 4 月 M2 增速从 7%提升至 8%,与去年同期手工补息清理导致的基数效应有关,金融脱媒放缓利于 M2 增速回升;监管目标转向价格考核,避免过度货币扩张[9] 贷款利率及供需 - 四月新投放企业贷款利率为 3.2%,比三月下降 0.1 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利率为 3.1%,与三月持平;企业贷款供过于求,个人贷款供需相对平衡,未来货币政策或侧重刺激有效贷款需求[10][11] 社会融资及信贷结构趋势 - 预计今年社融及信贷增速下行,结构上以政府融资为主,投放注重效率,避免资金空转,反映监管考核导向变化[12] 银行股投资 - 银行股选股逻辑基于经济资产质量、利率风险和资金支持等因素;过去三年银行板块跑赢市场,推动因素包括经济资产质量改善、利率环境变化和非市场化确定性资金支持[13] - 当前投资银行板块基于其稳健利润和稳定股息回报,选股关注股息率,回报率在 4% - 6%之间,相对债券资产更具吸引力[14][15] - 预计银行通过拨备对冲、以量补价等实现利润稳定增长或零增长,A股银行股息率在 3.8% - 5.5%之间,港股在 5% - 6.5%之间[20] 银行利润与资产质量 - 经济不景气、利率下行导致息差收窄,但银行通过多元化业务、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及信用成本管理应对,维持利润稳定;利率下降时,其他非息收入增长 20% - 30%对冲净利息收入压力,规模扩张增速 6% - 7%,净利息收入同比降幅 1% - 3%[16] - 银行通过信用成本管理应对潜在风险,自 2019 年以来持续降低信用成本,监管进行逆周期调节,确保金融系统稳定,减少风险暴露[16] 银行业独特性与金融稳定 - 银行业具有系统重要性和外部性,杠杆效应显著,监管重视金融稳定,通过逆周期调节措施确保整体金融系统安全[17][18] - 银行倒闭会影响企业融资,监管高频监控,防止处置风险时产生新风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19] 银行选股方法 - 除防御角度选高股息率股票外,还可通过区域阿尔法、可转债转股诉求、经营理念与产品服务升级选取具有阿尔法特征的银行股票[23] - 市场给予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高溢价因其优秀经营理念和风控能力,但股价表现受环境大贝塔因素及估值基数影响[23][24] - 传统经营力强的银行受经济贝塔和行业政策影响股价表现不佳,但中长期市场青睐有创新能力的银行[25] - 去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板块热度上升,因其提升风控等能力,若财务指标改善,估值可能重新定价[26] 中资银行估值与风险 - 中资银行估值不算贵,A股 ROE 约 10%,PB 为 0.6 - 0.7 倍;港股 ROE 约 10%,PB 为 0.4 - 0.5 倍,已反映未来 ROE 下降预期[27] - 关税问题及地缘政治关系影响中资银行未来表现,影响降息幅度、息差、信贷需求及资产质量,银行通过新金融服务陪伴企业渡难关[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周期景气度指标如螺纹钢开工、库存、沥青、高楼开工等显示较低水平,水泥相关基建指标和房地产相关指标也不佳,表明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较低[4] - 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将提振消费作为 2025 年首要任务之一,未来可能出台更多促消费政策[5] - 江苏省过去 12 个月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比例最高,为 14%,该地区区域性银行可能具备较好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