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中国神华、兖矿、电投、星展、华阳集团、晋能控股、华阳股份、新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煤炭价格走势 - 现状:今年以来煤炭价格大幅下滑,截至目前秦港 5500 大卡煤炭价格回落至 617 元左右,五月以来下滑速度加快,北方三港库存达历史最高,市场对煤炭需求预期偏弱[2] - 影响因素:用电增速回落(工业用电偏弱、暖冬使居民用电减少)、风光替代效应、关税政策变化、印尼煤炭供应增加、国内安全检查后复产、经济需求疲软导致电价下调、市场风格偏好变化[1][2][13] - 未来走势:五月下旬之前继续阴跌,到六月企稳并有所反弹但高度有限,七月视需求情况震荡,“金九银十”期间再反弹;中长期动力煤供需或保持紧平衡,价格可能在中枢附近波动[18][19][27] 煤炭行业基本面和投资逻辑 - 基本面:虽受库存高企等因素压力,但存在边际改善信号,如电厂库存非全年高位,五月下旬至六月底补库需求增加、进口缩量及日耗改善有望推动煤价企稳反弹[1][4] - 投资逻辑演变:过去二十年分为三个阶段,2003 - 2011 年煤炭被视为成长股,经历业绩驱动到估值拔升再到戴维斯双击;2011 - 2015 年产能过剩、价格走低,板块表现低迷;2015 年至今双碳政策下供给有限,资产荒使红利资产关注度增加推动估值提升[5] - 当前投资逻辑:从传统周期性行业转向估值驱动,公募新规提升红利资产关注度,资金流入强化;今年一季度煤炭板块配置比例 0.5%,低于沪深 300 指数 1.26%的配置比例,在国债收益率下滑及资产荒背景下,中长线估值提升概率大[1][4]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 供给侧改革:2016 年 2 月供给侧改革政策出台,通过限产、关闭小型煤矿、集中产能到国营企业等措施减少供给,稳定煤价,限制产量和产能提升增强了煤价稳定性[8] - 投资方式转变:从涨业绩转向涨估值,原因包括供给增速回落(新增产能资本开支比例下降,安全环保要求和碳达峰目标限制新增供给弹性)、长协定价机制保障盈利稳定性(基准价 675 元/吨)、市场投资逻辑变化(国债收益率下行背景下高股息资产易获估值溢价)[1][9][10] 不同类型煤炭市场情况 - 动力煤:PB 估值已回落至低位,持仓配置较低;预计 2027 年供需盈余有望缩减,价格在中枢附近波动,需求韧性来自度电煤耗提升和化工行业耗煤增加,供给相对稳健[3][19] - 焦煤:今年以来价格持续下跌,中长期炼焦煤进口增量和国内钢铁需求下降使资源稀缺性相对宽松,但五年以上全球焦炭需求提升将带来估值溢价,推荐关注旺季底部修复机会和超长期资源稀缺性的估值溢价[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原煤产量影响因素:“产能核增”(将以前超产合法化,提高产能利用率,但可能增加安全事故概率)和 2023 年安全检查后山西复产叠加暖冬使电厂和港口库存偏高[11] - 用电增速与 GDP 增速背离: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 2.5%,GDP 增速 5.4%,主要受二产用电(传统耗能行业需求偏弱,新兴制造业贡献有限)和居民用电(暖冬影响)拖累,后续气温正常化用电增速有望改善[14][15] - 风光替代火电趋势:目前风光替代影响煤炭或火电需求,但今年一季度风机招标数和光伏组件增速下降,未来风光装机速度可能收窄,火电竞争力依旧存在[3][16] - 中美关税影响:对煤炭需求有一定冲击,但不改变旺季改善趋势,内需相关性强的煤炭具有防御性[3][17] - 动力煤成本线:2023 年新疆动力煤到港成本最高,其次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今年新疆受运费下降影响仍有一定利润;国内需求若不在五年内下降 20%以上,国内动力煤价中枢不会系统性跌破 570 - 600 元;印尼 4200 大卡动力煤成本支撑线约为 45 - 50 美元,海外供给进入刚性状态,国内外价格倒挂加剧将支撑国内价格[20][21] - 公司业绩预期:国家电投假设不考虑资产注入 2026 年业绩预计达 65 亿元,市值可达 520 亿元,年化收益率约 10%加 5%股息;考虑资产注入未来业绩有望达 85 亿元以上;新巨在电价下调背景下 2027 年业绩仍有望达 26 亿元,市值 260 亿元,三年年化收益率约 10%加 2%股息[25][26] - 股票选择建议:基于弹性成长推荐兖矿;基于高股息龙头推荐神华;基于转型成长推荐电投和星展;还可关注华阳集团、晋能控股、华阳股份;高股息、稳盈利标的推荐神华股份、散煤和中煤;弹性成长公司推荐兖矿 H 股、华阳股份和晋能控股;转型成长标的推荐国家电投和星城[23][29][30][31]
煤炭红利:不确定性中确定性
2025-05-15 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