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冲突的“终局”?——关税“压力测试
2025-05-15 23: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国家 - 行业:农业、制造业、汽车、互联网、金融、科技 - 国家:美国、中国、英国、日本、越南、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斐济、莱索托、印度、加拿大、墨西哥、欧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美国关税现状: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国对中国关税降级,美对中平均关税税率降至 42%,中对美降至 27%,美整体对外关税税率降至 16%,但仍处近 50 年高位,中国贡献占比 40% [1][2] -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调整原因:特朗普就职后净支持率降 14 个百分点至负 10%,经济政策支持率比第一任期低 15 个百分点,为优先考虑政绩诉求而调整策略 [3] - 美国贸易策略调整内容:提高关税税率,如美英协定保留 10%基准关税;降低农产品、汽车及工业产品非关税壁垒;保护农业和制造业利益以降贸易逆差、促产业回流 [4][5] - 美国经济面临挑战:2025 年 GDP 或降 0.7 个百分点,PCE 通胀或升 1.4 个百分点,中长期 GDP 或降约 0.4 个百分点,2026 年经济衰退压力扩大,年化 GDP 增长率或跌 0.7 - 1.3 个点,增速或跌至 1.1 - 1.7 区间,短期内通胀增速或抬升 1.4 - 1.7 个百分点 [6] - 关税增量对美国经济影响:按 30%关税增量税率计算,今下半年到明上半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显著上升,进口、消费、投资有压力,通胀或致美联储推迟降息 [7] - 关税调整对中国经济影响: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全年或在 0.05% - 0.49%区间,冲击较过去大幅降低,因国内 PPI 低,短期内冲击低于美国,外资机构认为中国 GDP 受影响幅度低于美国 [8] - 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进展:与约 17 - 20 个国家谈判,小型经济体谈判难度低,印度和日本进展较快但有核心分歧,美欧在汽车、农业、数字主权领域有矛盾 [9] - 美日贸易谈判关键问题:在农业和汽车领域有核心分歧,美国提增加驻日美军军费、取消汽车贸易壁垒、采购美国农产品等要求,日本农业让步难度大 [10] - 美欧主要矛盾:争端集中在数字服务税,欧洲对美互联网企业征 3% - 5%税,要求信息保留在欧洲本土,双方不让步,欧盟可能反制 [11] - 美印贸易谈判现状:印度同意减免 55%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美国要求扩至 87%,还要求印度在农产品等方面让步,莫迪政府考虑放缓谈判,谈判停滞 [12] - 中美未来可能情形:乐观是 90 天内达成综合性贸易协定,分阶段取消对等关税;中性是 90 天未达成实质协议,延长至 180 天并达成局部协议;悲观是 90 天后谈判僵局,美国重新加征 60% - 80%关税并考虑其他领域动作 [13] - 美国联合其他经济体构建针对中国贸易包围圈概率:概率较低,因美国诉求不符他国利益,多数国家对中美出口依赖度相近,美国政策连贯性差 [14] - 美国在金融和科技领域措施:扩大对中美投资行业审查范围至关键基础设施,考虑暂停或暂缓执行 1984 年中美所得税公约 [15] - 特朗普政府限制对华投资新动向:将对华投资限制扩大到二级市场,可能重启对中概股调查,中概股有监管不确定性和集体退市风险,但产生系统性风险可能相对有限 [16] - 中美贸易战未来趋势:短期内有暂缓迹象,但特朗普政府在任则贸易战冲突风险无法消除,需关注美国金融市场风险约束是否提前结束关税冲突,美国可能将贸易战延伸至金融和投资领域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日本农业由 JA 垄断,产品价格是国际市场 5 - 6 倍左右 [10] - 中概股若退市可能存在美股外资抛售、港股流动性风险以及国内市场系统性风险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