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牛价“牛长熊短”,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2025-05-19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牛肉行业 - 公司:光明肉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牛肉市场现状与趋势 - 价格进入上行周期:2025 年全球牛肉市场预计面临 10%供给缺口,价格上行趋势确定性强,未来 3 - 5 年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因主要产区产能去化,供给端长期中枢下调[1][2]。 - 价格周期特点:相比猪肉和禽类,牛肉价格周期时间更长、上涨弹性更大,原因是养殖周期长、养殖决策成本高、高品质牛肉有可选消费属性[5]。 全球牛肉价格历史阶段 - 第一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前):美国人口增长和战后经济发展使牛肉需求增加,产能跟不上,价格上行[3]。 - 第二阶段(20 世纪 80 - 90 年代):美国草场受限产量见顶,巴西等南美产区崛起,低价牛肉供应增加,价格中枢下行[4]。 - 第三阶段(21 世纪以来):中国加入 WTO 后经济发展带动牛肉需求增长,供给端有刚性约束,价格呈长周期特征,2022 年中国消费增长放缓后结束[4]。 全球牛肉市场五轮重要周期 - 第一轮(1966 - 1975 年):美国战后农业发展推动集约化养殖,全球活牛存栏和屠宰规模扩张,但美国牛肉消费持续增长支撑价格上涨[1][6]。 - 第二轮(1975 - 1986 年):前期低迷使传统产区缩减产能,全球牛肉价格上涨,后因传统产区饱和和巴西产区扩大,行情回落,南美低价牛肉压制市场[8][9]。 - 第三轮(1986 - 1998 年):巴西供给扩张,美国需求增量有限,美国持续出清肉牛养殖,巴西养殖规模增加,整体涨幅低于前两轮[9]。 - 第四轮(1998 - 2018 年):核心驱动是中国消费增长,美国存栏缩减,巴西存栏扩张,中国养殖效益不佳,周期呈“熊长”特征[10][11]。 - 最近一轮(2019 - 2023 年):主要驱动是中国超级猪周期,美国存栏调减,中国牛肉消费提速,带动巴西、澳洲出口,后导致阶段性过剩,价格下跌[15][16]。 主要产区供给情况 - 美国:受拉尼娜影响,2025 年初活牛存栏较 2019 年减少 8%,母牛存栏跌幅超 10%,2025 - 2026 年供给预计缩减 10%以上[1][3][17]。 - 巴西:因中国行情回落,预计 2025 年总产能同比减少 3%,母牛存栏降至 5400 万头,同比减幅约 1%[3][18]。 - 中国:2024 年价格回落使部分区域产能下降 20% - 30%,2025 年新生牛犊数量减幅接近 4%,活牛供应量累计减幅预计达 0.6%[19]。 光明肉业情况 - 公司概况:A股 稀缺肉牛标的,拥有新西兰银爵牧场 50%股权,以屠宰业务为主,中美市场有销售渠道[3][21]。 - 业绩预测:若行情达 2024 年前高,新西兰总公司收益或超 5 亿元,2025 - 2027 年供应链收入分别约为 5 亿、6 亿和 7 亿元,利润增速为 130%、20%和 17%,维持优于市场评级[3][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1973 - 1975 年,强拉尼娜影响使美国和阿根廷牛出栏减少,美国石油危机和宽松货币政策使价格攀升,后美国滞胀危机、需求见顶、供给增加,价格下跌[7]。 - 2008 - 2009 年金融危机对牛肉价格有系统性冲击,但整体上行趋势未变,2014 年美洲产区干旱和疫病使屠宰量减少,价格上涨[13]。 - 截至 2025 年初,全球活牛存栏量相比 1998 年累计减少近 26%,1998 - 2018 年全球牛肉产量复合增速不到 0.6%,中国消费量复合增速达 2.54%[12]。 - 2025 年全球活牛存栏预计减少约 1%,降至 4750 万头,新生牛犊数量同比减少 0.6%,活牛供应量累计减幅预计达 0.6%,期末存栏减少 1%[19]。 - 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牛肉均价约为每公斤 6.71 美元,相比 2023 年最低点累计上涨 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