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照明和 IoT 行业 - 公司:立达信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海外销售规模与市场占比:立达信以出口为主,海外销售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北美占比超五成,欧洲占比超 1/5 但不到 1/4,亚洲(含中国)约占 1/4,其他地区较少[4] 2. 国内外工厂供货结构:2024 年海外供货约 80%依赖中国工厂,泰国工厂占比超 1/6,出货额超 10 亿元,同比增长超 1/3,产品品类与国内一致,包括照明设备和 IoT 小家电[2][5] 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及应对 - 影响:2025 年 4 月美国大幅提升中国关税,客户暂停中国订单转向泰国,已在途货物客户承担 145%关税[2][6][9] - 应对:转移部分国内生产线至泰国,预计 6 月完成第一阶段投产;利用日内瓦协议 90 天缓冲期从中国发货;加快已下达订单出货,未来控制订单节奏,增加泰国出货比例[2][7][10][11] 4. 中国出货成本优势:暂定关税下,中国出货成本优势复杂,灯泡类产品税差 20%,灯具类产品税差高达 45%,但转移至泰国产生额外成本,需综合考虑产品类别及实际情况[2][8] 5. 泰国生产基地扩建:计划在自有 248 亩土地上建设新厂房,一期 11 万平方米,预计 2026 年一季度交付,提升产能满足美国市场需求并承接新业务[12] 6. 应对原产地认证要求:与法务部门合作分析产品,规划零部件厂,吸引供应商在泰国投资设厂,满足泰国原产地证要求[2][13] 7. 美国市场价格策略调整:代工客户暂未在零售端涨价,库存消化快,沃尔玛已宣布涨价,部分品牌商计划涨价,零售商预计跟随;美国客户倾向按泰国产品重新报价,中国供货按之前价格交货[14][15] 8. 泰国生产成本:中国 SKD 零件运至泰国生产成本增加 8%-12%,泰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整体生产成本预计更高[3][17] 9. 行业产能迁移影响 - 对美国市场:照明和 IoT 行业大型企业向东南亚迁移产能,美国客户或更多寻求大型企业预定产能,2026 年美国地区销售可能更乐观[18] - 对非美市场: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公司转向非美市场,竞争加剧,照明产品存量市场价格战激烈[20] 10. 应对汇率风险:采用美元结算,通过远期结汇业务对冲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21] 11. 主要市场需求情况 - 美国:住房需求大但建设速度放缓,关税上涨影响部分需求,可能出现消费降级,增长预期适度降低[22] - 欧洲:自疫情以来消费需求未见起色,照明产品价格下降,无明显增量,本地品牌商竞争激烈[22] 12. AI 技术对 IoT 产品影响:AI 技术发展迅速,但目前未对 IoT 产品带来重大变化,与大客户订单未体现显著影响[23][28] 13. 公司业务规划 - 业务聚焦:聚焦照明、IoT 及部分小家电品类,对全新品类扩充谨慎[24] - 技术接入:国内自主品牌可能考虑接入类似技术,美国市场因法律和成本问题暂不考虑大规模接入[25] - 产品开发:注意到友商带情绪价值的 IoT 照明产品,但未看到实际价值和购买意愿,暂无类似产品规划[26] - 市场拓展:聚焦现有主业,东南亚发展主要通过线上,暂不考虑本地线下渠道和汽车照明领域[29] 14. 照明行业海外布局及挑战:照明行业规模较大公司走向海外,约 100 多家在东南亚、墨西哥及东欧国家设业务,立达信领先一两年;面临供应链竞争和成本上升问题,采取内外部结合策略降低成本[30] 15. 应对高关税销售挑战策略:美国客户将产品存入保税仓或加拿大仓库等待关税变化,利用知识产权和服务类项目低税率应对[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二季度业务影响:4 月暂停出货和产能迁移造成产能损失,5 月客户要求加紧出货,但二季度仍受影响[33] 2. 日内瓦暂定协议影响:部分取消订单的客户重新下单,减少库存和原材料潜在减值损失;美国客户前 60 天下单,后 30 天观望,长周期订单提前下单少,需观察中美后续谈判情况[34] 3. 应对关税其他策略:将部分半成品以 SKD 形式转移到泰国,采购策略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35][36] 4. 客户降低税率尝试:立达信客户未采用将产品拆分为配件和安装服务降低税率的方式,加拿大转运方案适用于短期应对[32] 5. 自主品牌销售及供应链调整:上半年提前备库,短期内未受影响,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大部分自主生产照明产品可能从泰国出货,供应链寻找东南亚供应渠道调整[27]
立达信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