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1.93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0.88美元,均超预期;非GAAP基础下,每股收益1.04美元 [6] - 第一季度预订额1.1亿美元,环比增长,订单出货比为0.8倍,是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6][7] - 第一季度末积压订单为6.18亿美元 [20] - GAAP毛利率46.1%,超预期;非GAAP毛利率46.4%;第二季度毛利率预计因产品组合因素有所下降 [22][27] - GAAP运营费用总计5960万美元,低于预期;非GAAP运营费用为5410万美元;GAAP运营利润292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15.1%;非GAAP运营利润率18.3% [23][24]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950万美元,利润率20.5% [24] -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约1.85亿美元,非GAAP毛利率约42%,非GAAP运营费用约54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约2900万美元,非GAAP稀释后每股收益约0.73美元 [27][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系统业务 - 第一季度系统营收1.38亿美元,略超预期 [19] CS和I业务 - 第一季度CS和I营收5500万美元,略超预期;该业务相对稳定,系统销量同比下降,但CS和I业务同比基本持平 [19][34] 电力业务 - 碳化硅应用出货量环比下降,因终端需求疲软,客户投资放缓;但全球范围内技术转型合作增多,如从150到200毫米晶圆、从平面到沟槽器件架构的转变以及超结器件的合作 [10] - 硅IGBT收入因汽车终端市场周期性疲软和碳化硅的替代影响而低迷,但预计长期仍将是公司植入解决方案的重要潜在市场 [12] 通用成熟业务 - 客户因当前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需求环境,对产能投资持谨慎态度;不过部分工具利用率有所提高,若持续下去,将有助于植入投资的复苏 [13][14] 先进逻辑业务 - 公司与客户就评估单元保持密切合作,预计去年新增的一位客户会有后续订单 [15] 存储业务 - DRAM销售环比改善,主要得益于韩国市场出货量增加;NAND客户专注于技术转型以提高位密度,而非增加晶圆产能,预计全年NAND需求仍将低迷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市场 - 第一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占总出货系统销售额的比例从上个季度的49%降至37%,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收入同比下降,但季度间会有波动,第二季度预计占比将环比增加 [19][20] 美国市场 - 第一季度美国市场出货系统销售额占比升至23% [20] 韩国市场 - 第一季度韩国市场出货系统销售额占比升至20%,主要因DRAM出货量增加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减轻关税影响,通过全球供应链和制造布局增强适应性,继续支持全球客户,同时关注创新以捕捉长期增长机会 [7][8] - 公司是碳化硅离子注入和高能注入的市场领导者,拥有最大的装机量和丰富的应用知识,其产品和服务升级可帮助客户提升解决方案,是CS和I收入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11] - 公司引入非GAAP指标,以更好地反映业务表现,并与同行进行比较 [21] - 公司计划继续进行股票回购,同时确保维持强大的资产负债表,为业务投资和评估无机增长机会提供灵活性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和关税环境动态变化,但公司未看到客户需求因关税有显著变化,且有计划减轻关税直接影响 [7] - 半导体行业长期驱动因素依然存在,离子注入作为芯片制造的关键工艺,市场将随周期增长,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和客户至上的文化,有望实现长期增长和为股东创造价值 [16][18][29] - 未来几个季度,碳化硅业务投资将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但长期来看,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和其他工业应用对碳化硅的需求将推动市场增长 [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决定从第一季度开始在财报中加入非GAAP指标,并在后续持续使用,相关GAAP与非GAAP的调整信息可参考幻灯片附录和财报发布表格 [5] - 公司董事会批准将股票回购授权增加1亿美元,第一季度回购1800万美元股票,截至5月5日第二季度已回购2300万美元股票 [2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CS和I业务下半年的发展势头及毛利率提升原因 - 第一季度CS和I业务主要是备件销售,高利润率备件销售增加,系统业务也因递延收入确认受益;该业务相对稳定,装机量增加对其有积极影响;公司在2024年关注降低安装和保修成本,第一季度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 [33][34][35] 问题2: 第二季度订单强度及业务组合变化预期 - 第一季度订单增长良好,但目前判断为转折点还为时过早;订单主要来自通用成熟和电力业务,与公司业务结构相符 [40][41] 问题3: 毛利率变化的具体原因及影响因素 - 毛利率变化主要受产品组合影响,客户采购量和时间的变化会导致组合快速变动;递延收入确认也会影响毛利率;公司预计第二季度毛利率会因组合因素下降,但成本控制措施仍将有助于维持一定的利润率 [45][46][47] 问题4: 关税对利润率的潜在影响及应对措施 - 关税对利润率的潜在影响相对较小,公司通过全球供应链和制造布局,以及可退还部分出口商品关税的流程,减轻了大部分影响;若贸易关系改善,利润率可能有一定提升空间,但幅度也较小 [49][50][51] 问题5: 积压订单的构成及中国客户占比 - 积压订单主要来自通用成熟和电力业务,预计随着时间推移会减少;公司未提供积压订单中中国客户的具体占比,但订单和积压订单与第一季度的营收结构相符 [57][58][61] 问题6: 美国市场收入增长的应用领域 - 美国市场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通用成熟和电力业务,包括汽车等领域,业务波动受客户交付计划和订单时间影响 [63][64][65] 问题7: 日本市场的业务进展 - 公司在日本的硅功率和碳化硅功率领域取得了进展,部分工具利用率开始上升,有望在年底前增加在总营收中的占比 [70][71] 问题8: 技术转型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 从150到200毫米晶圆、从平面到沟槽器件架构以及超结器件的转型,为公司带来了设备升级和新系统销售的机会,符合公司在高能注入领域的优势 [73][74][75] 问题9: 技术转型在新系统和CS和I业务中的体现 - 客户在向200毫米晶圆过渡时,可能会先进行研发和工艺优化,待产量和价格合适时再扩大生产,这将带来新设备需求;之后可能会对150毫米设备进行改造以提高成本效益 [77][78][79] 问题10: 订单出货比增长的来源及内存客户的可见性 - 订单出货比的增长主要来自通用成熟和电力业务,与营收结构相似;内存客户仍按以往方式行事,公司需等待采购订单以确定发货时间 [83] 问题11: 全年运营费用持平但营收可能下降的原因 - 公司将大部分运营费用投入研发,以支持业务的有机增长;考虑到行业周期性,公司希望在市场复苏时能够抓住机会,同时避免因裁员导致的人才流失和产品路线执行问题 [84][86][87] 问题12: 关税对客户活动的影响及是否纳入展望 - 关税问题在4月才开始显现,第一季度未受影响;目前未看到客户有明显的提前采购行为,客户表现正常,因为他们相信公司有能力支持他们 [92][93][94] 问题13: 排除关税后,碳化硅工具的客户库存和利用率情况 - 目前市场有一些改善的迹象,但还不广泛;关税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市场的复苏进程 [97] 问题14: 中国市场全年收入占比预期 - 公司未提供中国市场全年收入的具体预期,但预计全年占比将低于2024年,第二季度占比可能会增加,具体情况还需观察后续市场活动 [102][103] 问题15: 内存业务的复苏广度 - 第一季度内存业务增长主要来自DRAM,NAND业务因客户专注于技术转型而未带来新订单;DRAM业务有多个客户参与,预计2025年将保持适度增长 [106][107][108] 问题16: 行业技术升级对设备销售的资本强度影响 - 从平面到沟槽器件架构的转变会增加离子注入的密度,特别是在高能注入方面,设备类型也会发生转变,但公司尚未量化具体的百分比增长 [114][115][116] 问题17: 碳化硅生产中平面和沟槽晶圆的占比及未来趋势 - 目前只有一个客户主要采用平面晶圆,其他客户都在向沟槽和超结器件转型,因为沟槽器件性能更高、产量更高且更抗晶体损伤;先进公司的转型速度会更快,这符合公司在高能注入领域的优势 [119][120][121] 问题18: 无机增长机会的具体方向 - 公司希望利用在半导体资本设备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全球布局,引入新技术到生态系统中;由于离子注入市场相对小众,公司会广泛评估各种机会,并根据有机增长和股东回报情况决定是否执行 [123][124] 问题19: 图像传感器客户的业务情况 - 有一个客户正在大幅增加产能,但其他客户目前增加产能的情况较少,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手机和汽车市场,目前市场需求较为平淡 [130][131] 问题20: NAND业务的报价活动情况 - NAND业务目前仍较为低迷,客户主要进行垂直技术升级,增加了每片晶圆的位密度,但未增加晶圆数量,因此公司尚未看到新的订单需求 [133][134]
Axcelis(ACL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