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新宏工科技、纳克诺尔、曼思特、力源亨、厦钨新能、天奈科技、有研新材、东风长安、蔚来、小鹏、吉利、一汽、中科院、宝马、奔驰、新纪元、中网在线、红宇新材、曼恩斯特、利元亨、荣百材料、当升科技、天三杰、金龙鱼电池、海辰药业、包头科发、利元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瑞泰科技、海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发展现状与趋势 - 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重要发展方向,产业链逐步达成共识,已进入中试阶段 [1][3] - 国家大力支持,投入六七十亿资金推进六七个大项目,目标 2026 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装车,能量密度达 420Wh/kg,循环寿命 1,000 次,2027 年单项目 1,000 辆车 [3][9] - 预计 2027 年动力领域 1GWh 左右放量,逐步应用于低空机器人等领域,未来扩展到动力、手机等方面 [3][15] 2. 企业进展 - 宁德时代有 1000 人研发团队,研究硫化物等方案,进入 60 安时样品阶段,计划 2025 下半年或 2026 上半年落地中试线,规模零点几个 G 瓦时 [29] - 比亚迪下线 60 安时固态电芯,致力于解决快充循环问题,计划 2027 年室温快充并批量示范性装车,2030 年大规模量产 [30] - 国轩高科发布全新全固态高能量密度电池和两款产品,推进准固态产品发展,固态电池搭载新纪元 ET 车型 [10][13][30] - 一汽与中科院合作,全固态电池容量 66 安时,循环寿命 1000 次,能量密度 400Wh/kg [12] 3. 材料端进展 - 正极、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干湿法并行测试有成果,硫化物突破千米级大卷,加压条件降至 1 - 2 兆帕 [1][5] - 硫化物固态电池价格现阶段千万级别,国家目标 2026 年降至 250 万元每吨,2030 年降至几十万每吨 [3][14] 4. 技术路线 - 主流厂商选硫化物为主流路线,离子导率高,但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影响性能,若处理得当有望超越液体电解质 [16] - 部分厂商尝试卤化物与硫化物复合方案降成本和解决正极匹配问题,但仍以硫化物为主 [16] 5. 安全性 - 固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性,不产生有害气体,制造致密化处理使硫化物与空气难接触,不使用可燃液态电解液 [17][19] 6. 成本降低 - 硫化锂降成本方法有直接燃爆法、碳热还原法、液相法、BCB 法和厦钨新能的 CVD 工艺 [22] 7. 制造工艺 - 大部分厂商采用湿法工艺,膜厚度更薄更稳定,可达 30 微米左右;干法工艺有长期潜力,但技术未成熟 [25][26] 8. 设备技术 - 多级连轧辊成膜设备和等静压设备技术壁垒高,国内包头科发和利元亨在等静压领域表现突出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 年下半年预期:预计发布新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部分厂商在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获订单,国轩高科金士全固态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中网在线建成 0.2G 生产线并搭载新元 1T 车型 [31] 2. 中核固能突破:采用湿法制备千米级稳定大卷,建成首条百吨级硫化物生产线,膜厚度小于 20 微米,离子电导率优异,小型电芯能量密度达 350Wh/kg,循环寿命 1000 次,加压水平 1 - 2 兆帕,2025 年底预计突破 420Wh/kg [32] 3. 企业设备进展:宏工科技签订数千万级订单,交付小试线设备,设备单 GWh 价值 1000 万 - 3000 万人民币;纳科诺尔专注干法成膜设备,设备价值量 2000 万 - 3000 万人民币,获国内头部客户订单 [33] 4. 层状正极材料:通过优化实现更好快充性能,2025 年公司已千吨级出货,关注 CVD 降本及与日本送样情况 [34] 5. 海辰药业布局: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合作开发替代 PTFE 材料的粘结剂,进入中试阶段,采用液相法制备硫化锂 [35] 6. 投资建议:首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设备端推荐红宇新材和纳科诺尔,材料端首推天奈科技等,关注金龙鱼电池及海辰药业等新标的 [36]
固态电池:产业链进展持续突破,固态进入中试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