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卡牌行业、玩具行业、文具行业、IP 衍生品运营行业、游戏产业 - 公司:卡游公司、宝可梦公司、万代、海之宝、科勒美、杰森动漫、吉卡社、映蝶(万代)、华丽科技、Hitcard、闪魂、乐高、泡泡玛特、Jellycat、迪士尼、布鲁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卡牌行业 - 现状与展望: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集换式和收藏卡牌领域受关注 ,卡游 2011 - 2017 年布局集换式卡牌市场,2024 年收入突破 100 亿,净收入约 200 多亿 ,未来原创 IP 孵化和渠道品牌化将推动行业继续增长[2] - 标杆企业:宝可梦公司是全球标杆,若上市市值可能达千亿级别 ,万代、海之宝、科勒美等大型玩具公司也有重要卡牌业务 ,整合知名 IP 拓展品类可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4] 卡游公司 - 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2011 - 2017 年布局集换式卡牌市场,推出零次元产品 ;2018 - 2022 年获多个 IP 授权,搭建自有生产线,布局渠道 ;2023 年至今孵化 IP 并扩展品类 ,文具业务收入达 5 亿,计划 IPO 募资扩张产能 ,渠道从经销商向分销和加盟直营店转型[5] - 财务情况:2024 年收入突破 100 亿,净收入约 200 多亿 ,GMV 维度利润率约 20% ,管理费用率高但有优化空间 ,计划扩张文具产能提升盈利能力[6] - 品类拓展策略:从传统 TCG 扩展到徽章、人偶手办、文具领域 ,文具业务收入已达 5 亿,计划募资扩大产能 ,未来继续孵化原创 IP 并扩张品类[7] - 渠道发展策略:从经销商渠道向分销和加盟直营店转型 ,增强品牌渗透力,触达青少年用户 ,品牌店满足成年人家庭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8] - 产品陈列和销售优势:统一 IP 授权统一陈列产品,提高连带销售,挖掘 IP 粉丝群体 ,线下门店发挥优势,卡游中心设 TCG 区域组织比赛推广玩法 ,拥有 300 多家卡游中心和 30 多家旗舰店[9] - TCG 业务影响:TCG 业务需线下单位推广,运营难度大 ,卡游中心 TCG 区域和直营渠道支持其发展[10] - 产能影响:自有产能少见,能抓住市场机会,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IPO 募资扩张产能提升竞争力[11][12] - 核心竞争力:IP 获取能力强,签约 70 个头部 IP ;经销商网络强大,管理能力强 ;产能有优势 ;股权集中在创始人及其家人手中,红杉和腾讯持股不到 15% ;团队核心成员明确[13] - 募资用途及未来规划:募资 45%用于扩张产能,2025 - 2026 年扩建生产基地,文具产能增长 20 倍以上 ;加强 IP 储备与运营,构筑行业壁垒 ;拓展市场到泛娱乐产品行业[14] - 业务及竞争格局:以集换式卡牌为核心业务,占国内 70%份额,扩展到多品类 ;主要竞争对手众多 ;泛娱乐维度下 GMV 高于乐高和泡泡玛特[19] - 主要收入来源:卡牌是核心业务 ;其他玩具包括收藏册等周边产品,单价 4 - 6 元且有提升趋势 ;文具类产品收入从 2000 万增长到 5 亿,计划产能增加 20 倍 ;人偶 2023 年新拓展,售价低,与卡牌销售联动[24] - IP 授权情况:2024 年增加 IP 数量,与海之宝合作获小马宝莉全球授权 ;核心 IP 授权期限延续至 2029 年,获取及续约有优势[25] - 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义乌文具和开化玩具生产基地,投资大但现金流良好 ;文具生产单位 2025 年 12 月计划从 11.8 万扩展到 300 万,玩具产能未来几年扩展一倍[26] - 财务对比:净收入 231 亿,营业成本占收入比例约 15% ;与泡泡玛特相比,卡牌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参与度低 ;IP 成本占比相似,渠道逻辑不同[30] - 毛利率和费用情况:整体毛利率 67.3%,卡牌毛利高,其他玩具和文具毛利低 ;管理费用高但未来预计下降,提高利润率 ;2024 年底现金储备 48.8 亿,经营现金流强劲,有投资现金流支出计划[31] - 运营能力表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低,存货周转天数约 60 天 ;应付账款付款周期长,收款周期短,产业话语权强[32] - 未来增长点:文具及多品类产品增强合规性和年龄拓展性 ;TCG 业务有资金、布局、IP 和供应链优势,但面临竞争 ;全球化策略,东南亚和欧美中小规模青少年及女性向市场机会大,男性向球星卡市场渗透难[33] 玩具行业 - 主要品类及市场份额:积木品类乐高全球占 70%,国内不到 50%,年收入超 700 亿,利润超 100 亿 ;人偶手办品类泡泡玛特提升市场份额 ;毛绒玩具领域由 Jellycat 和迪士尼主导 ;集换式卡牌是增速最快品类,复合增速 50%[15] - 市场空间及未来预期:国内市场从 2025 年的 1210 亿扩展到 2000 亿,预计进一步扩展至 3300 亿 ;泛娱乐产品衍生品市场快速增长 ;海外市场规模约 1000 亿美元,是国内两倍[16] 文具行业 - 发展趋势及 IP 化情况:IP 产品比例目前仅 3%左右,未来有望提高 ,类似玩具行业 IP 渗透率提升趋势[18] 宝可梦公司 - 发展历程与国际化战略:1998 年成立,最初贩卖商品 ;2010 年更名负责游戏和授权业务,推动全球化 ;2001 - 2020 年整合海外子公司,负责欧美推广销售 ;2020 年成立中国大陆子公司[38] - 财务数据表现:2020 - 2023 年营收从 1200 亿日元增加到 2975 亿日元,约合 150 亿人民币 ;净利润从 186 亿日元提升至 627 亿日元,约合 30 亿人民币 ;净利润率保持在 20%左右[39][40] - 游戏和卡牌销量:截至 2023 年累计售出 4.8 亿份游戏,平均每年超 1800 万份 ;卡牌累计销量 648 亿张,预计未来仍将增长[41] - 线上版市场表现:2024 年 9 月推出 TCG Pocket 线上版,发行后两个月单月净流水 1.67 亿美元,总流水约 2 亿美元 ;2025 年后虽下滑但仍能保持每月约 1 亿美元流水 ,整体 TCG 业务收入可观[42] - 发展前景:利润达 30 亿人民币,卡牌业务支撑收入 ;推动 TCG 业务发展可扩大生命周期和长线运营收入 ;若上市市值有望达千亿元级别[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集换式卡牌发展情况:国内人均支出仅为日本的 1/6 ,球星卡在国内因竞技体育弱发展受限,电竞 IP 可能成替代方向 ;2022 年宝可梦简体中文版发行后 TCG 在国内兴起,但体量小[17] - 成人参与 TCG 赛事因素:赛事有社交属性和成就感 ,游戏需不断更新补充包吸引成年玩家[27] - 经销渠道变化趋势:经销商占比 80%,相比 2022 年下降 ,关键客户渠道和直营渠道发展 ,直营渠道收入低但有长远作用[28] - 卡游线下渠道与乐高相似处:线下渠道集中在核心城市 ,乐高旗舰店自营,其他加盟或经销 ,卡游类似且提升在卡游中心参与度 ,部分加盟商可能转托管模式 ,卡游自动贩卖机 600 台,少于泡泡玛特的 2000 多台[29] - 国内 IP 衍生品运营行业:刚刚起步,缺乏知名 IP ,强势 IP 未充分开发 ,可借鉴日本“IP 制作委员会”模式,协同内容与游戏更新[34] - 国内 IP 运营问题及改进模式:存在各自为战情况,缺乏统一联动开发 ,导致 IP 形象变化影响发展 ,未来可能借鉴日本模式成立专门运营公司,严格监修确保形象一致和长期发展[35] - 全球卡牌行业标杆成功原因:宝可梦玩法丰富,有代际更新机制 ,国际化运营策略推动全球增长[37]
卡游深度解读&如何理解卡牌行业
2025-05-21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