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财政行业、基建行业、进出口行业、房地产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政支出 - 2025年4月财政支出增速加快,前四个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达7.2%,较一季度的5.6%进一步提升,但未达年初9.3%的目标,差距在缩小[1][3] - 支出提速依赖融资支持,中央普通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加快,特别国债4月下旬发行比去年提前一个月,4月地方政府重心向项目投资倾斜[1][3] - 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积极进行基建投资,过去两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单月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对应地方基建投资[1][5] - 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民生相关支出增长,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高于去年,卫生健康支出同比改善[1][5] - 财政收入 - 2025年4月财政收入端边际改善,但整体仍负增长,税收和卖地收入同比增速改善,个税同比增速回正因基数原因[1][6] - 企业所得税和进出口相关税支持税收,4月企业所得税边际改善可能与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有关,进出口相关税因集中抢出口节奏提升[1][6] -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 公共财政支出呈现结构性变化,前四个月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小幅回升,农林水相关支出同比下降,表明地方政府基建投资配套更积极[1][7] - 土地拖累减少,专项债对应其他部分走高,与今年累计约3000亿专项债多发匹配[1][8] - 进出口相关税收 - 2025年第一季度进出口相关税收处于历年同期低位,因出口退税较多,与抢出口有关,排除基数和节奏因素,前四个月税收增速累计同比仍在负区间,与PPI同比增速一致[1][9] - 土地出让收入 - 2025年第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在负区间,330个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速一季度回正,财政确认收入4月单月同比增速回正,趋势延续需观察房地产市场及专项债对资金流动的影响[4][10] - 未来政策展望 - 优先使用存量政策,再考虑是否加码及幅度,两会及政策文件明确财政发力抓手,消费方面有顶层设计并加快存量资金使用[11][12] - 二季度继续加快存量政策落地,是否出台增量政策观察7月底政治局会议和8月下旬人大常委会时点,根据外部压力决定,出口增速接近0时可能进一步加码[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年、2024年公共财政在农林水方面支出增速较高,交通运输相对较低,反映中央与地方主导项目资金支持分化,中央主导项目后续配套情况需关注超额特别国债发行速度[7] - 卫生健康支出同比改善可能与医疗反腐及低基数效应有关[5]
基数因素or另有原因——如何看待4月财政收支改善
2025-05-21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