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dvance Auto Parts(AAP)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销售额为26亿美元,较去年下降7%,主要归因于3月完成的门店优化活动;可比门店销售额在16周内下降60个基点,不包括本季度关闭门店产生的5100万美元清算销售额 [24][25] - 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1.1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42.9%,与去年相比毛利润率收缩50个基点,主要受约90个基点的清算销售相关利润率逆风影响,同时因提前采购库存的资本化仓库成本有利因素增加约80个基点利润率,预计年内会恢复正常 [28] - 第一季度调整后SG&A为11.2亿美元,占净销售额的43.2%,与去年相比杠杆率下降180个基点,部分原因是与去年资产出售收益对比,调整后主要因劳动力相关费用较高导致约110个基点的杠杆率下降 [29] - 第一季度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运营亏损为80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负30个基点,与上一季度相比运营亏损显著收窄 [29] - 第一季度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摊薄后每股亏损为0.22美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33美元;GAAP基础下,由于与Worldpac交易相关的资本损失扣除产生的1.26亿美元净离散税收优惠,本季度每股收益为0.40美元 [30] - 本季度末自由现金流为负1.9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负4900万美元,其中包括约9000万美元的门店优化项目现金支出和约1亿美元的额外库存投资 [30] - 2025财年公司重申了2月制定的指引,预计净销售额在84亿 - 86亿美元之间,可比销售额在52周内增长50 - 150个基点,调整后运营收入利润率在2% - 3%之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1.5 - 2.5美元之间,年末自由现金流在负8500万 - 负2500万美元之间 [30][33][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Pro业务在第一季度实现低个位数增长,包括美国连续八周的可比销售额正增长,且在第二季度前四周继续保持积极势头;DIY业务在第一季度下半年有所改善,但每周波动仍然较高,预计未来仍将面临挑战 [4][21] - 第一季度交易数量下降低个位数,Pro业务仅略有下降;平均客单价增长低个位数,两个渠道均为正增长 [27] - 从品类来看,电池、雨刮器以及流体和化学品表现强劲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约75%的门店集中在公司按门店密度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市场,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开设超100家新店,并在未来加快扩张步伐,以抢占超1500亿美元总潜在市场份额 [7] - 市场枢纽运营至第一季度,其服务门店所在市场的可比销售额估计提升近100个基点 [1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完成门店布局优化计划,进入新的门店扩张阶段,目标是加强在优势市场的存在,未来三年开设超100家新店并加速扩张 [6][7] - 公司围绕商品销售、供应链和门店三大战略支柱实施举措,以提高运营绩效,实现可持续、长期盈利增长和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7] - 在商品销售方面,试点新的商品组合框架,已扩展至10个市场区域,实施后可比销售额增长估计提升近50个基点,计划到2025年底在50个主要市场区域完成推广 [9][10] - 公司与供应商合作进行产品线审查,预计到2025年中期实现年化成本降低超50个基点,并与供应商制定战略业务计划以推动共同收入增长 [12] - 在供应链方面,计划今年关闭12个配送中心,目前已完成6个,目标是到2026年底运营12个大型配送中心,每个平均约50万平方英尺 [14] - 第一季度产品每小时处理量较去年实现低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公司通过制定新的运营标准持续提高该指标 [15] - 公司计划分阶段实施新的补货路线框架,预计到2025年底开始实现成本节约 [16] - 公司于5月在中西部开设两个新的市场枢纽,目前运营21个市场枢纽,目标是到2027年年中建立60个市场枢纽 [17] - 在门店方面,公司专注于提高服务水平,Pro渠道带动第一季度后半段可比销售额回升,主要得益于交易增长;门店团队将交付时间较去年缩短约10分钟,目标是在30 - 40分钟内持续交付零件 [19][20] - 公司正在测试标准化的门店运营结构,目前已在约10%的门店实施,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在全公司推出 [20][21] - 行业具有理性竞争的特点,公司认为美国老化且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以及汽车零部件消费的非随意性,使公司和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 [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行业在经历年初挑战后,2月下旬需求开始反弹,Pro业务表现突出,公司有望实现正运营利润率从第二季度开始 [4][5] - 公司认为美国老化且不断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以及汽车零部件消费的非随意性,使公司和行业在动荡环境中处于有利地位 [6] - 公司对当前关税环境进行了多种情景规划,相信有能力应对成本上升的挑战,同时将继续评估和调整债务资本结构,确保业务的最大财务灵活性 [31][32] - 公司对战略举措的实施进展感到满意,预计未来三年战略行动的效益将逐步显现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受复活节时间转移至第二财季影响,估计为可比销售额增加约20个基点 [27] - 公司指导意见考虑了当前关税的影响以及计划的缓解策略 [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0.5% - 1.5%可比销售额增长中DIY与DIFM的表现预期是否改变 - 目前情况与预期相似,未看到DIY趋势变化,预计DIFM将推动公司业绩,DIY仍将面临一定压力 [42][43] 问题2: 从全年指导意见看,毛利率和SG&A是否有更多上行压力 - 营业利润主要由毛利润增长驱动,尤其是下半年;SG&A将同比下降,得益于门店关闭和供应链团队的工作,公司对商品团队的成本控制和与供应商的合作感到满意 [48][49] 问题3: 本季度可比销售额改善有多少是由于关闭门店,关闭门店的销售转移情况如何 - 关闭门店与剩余门店的可比销售额差异不大,对可比销售额组合影响不大;看到一些销售转移主要在Pro业务,且达到预期 [57][58] 问题4: 指导意见中关税如何影响损益表,公司如何考虑定价 - 目前综合关税税率约为30%,约40%的采购商品可能受关税影响;公司采取多种缓解策略,包括与供应商协商、寻找替代供应源和调整价格;目标是保持价格稳定,同时管理运营利润 [66][69][71] 问题5: 第一季度同一SKU基础上的通胀情况,是否与关税定价有关,是否会加速,LIFO方法如何影响毛利率 - 第一季度通胀影响不大,从指导意见的情景来看,通胀仍处于低至中个位数;LIFO方面,第一季度有约400万美元的有利影响,公司通过管理采购订单和提前采购库存来减少影响 [76][78] 问题6: 年底毛利率能否达到中40%区间,是否有阻碍因素,SG&A中7000万美元的成本节约如何影响基础数据 - 7000万美元成本节约主要与COGS相关,而非SG&A;从SG&A角度看,全年将同比下降,有望接近中40%的利润率;公司指导意见考虑了关税和运营等方面的各种情景 [83][84] 问题7: 如果DIY单店销售额在2027年前保持相对平稳,公司能否实现2027年指导意见中的利润率预期 - 公司在DIY业务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营销活动等;2027年7%的利润率目标主要由低个位数的可比销售额增长驱动,且主要由DIFM带动,而非依赖DIY大幅增长 [90][93][94] 问题8: 第二季度实现持平可比销售额是否需要业务加速,下半年实现低个位数可比销售额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 目前公司业绩符合第二季度指导意见,不需要业务加速;下半年增长驱动因素包括战略举措的加速实施、市场枢纽的建设和业务比较基数的变化 [97][98] 问题9: 门店优化完成后,2025年非GAAP调整的预期,GAAP与非GAAP运营利润率和EPS预期如何 - 公司未对GAAP进行具体指导;第一季度GAAP受益于税收因素,现金支出方面今年预计为1.5亿美元,低于之前估计的2亿美元 [106] 问题10: 与供应商的对话中,行业内同类通胀情况如何,是否有机会重新协商供应商融资以提高利润率 - 行业内通胀情况存在多种情景,目前难以确定最终结果,公司指导意见考虑了各种可能;供应商融资方面,目前没有重大变化,供应链融资额度为35亿美元,公司使用约30亿美元,预计长期在26 - 28亿美元之间波动 [109][111][112] 问题11: 采购成本改善对毛利率的贡献相对较小,全年毛利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 采购成本改善为年化50个基点以上,且会随着合同生效逐步增加;毛利率增长主要来自COGS改善,包括供应商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的杠杆效应,同时SG&A同比下降也有帮助 [118][119] 问题12: 采购成本改善是否可持续 - 50个基点的成本改善是现有运营水平,相关合同将持续生效并随着策略执行而增加 [121] 问题13: 业务改善中,行业增长和公司自身Pro业务举措的影响各占多少 - 公司Pro业务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自身举措,包括外部销售团队和门店商业零件专家的努力,以及激励和补偿计划、培训、客户拜访计划和定价策略的优化 [125][126] 问题14: 第二季度可比销售额持平情况下,交易数量和客单价的预期如何 - 公司未对具体指标进行指导,但预计DIFM趋势将持续,同时会监测关税环境下的需求弹性 [130] 问题15: 10%门店实施的劳动力调度和资产分配模型效果如何,是否看到核心关键绩效指标提升 - 该模型涉及车辆和司机小时的资产分配优化,公司正在测试多个参数,目前结果令人鼓舞,但尚未准备好公布具体提升情况 [138][139] 问题16: 75%的门店位于市场排名第一或第二的地区,对市场份额意味着什么 - 门店密度优势使公司在这些市场有参与和获胜的权利,包括服务Pro客户的便利性、贴近DIY客户、团队发展和物流服务效率等方面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