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化工产业链发展趋势展望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煤化工产业链(包括焦化、煤焦深加工、炭黑、苯加氢、苯乙烯等细分行业)、非焦化衍生的煤化工(包括中温煤焦油加氢、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煤制烯烃等) - 公司:美锦能源、山西潞宝、山东慧为智能、甘肃首图、欧亚、同德爱心、新北洋、宝丰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与趋势 - 高温煤焦油:近期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回升,未来深加工产品及加氢甲苯等有望获更多应用机会;2025年波动率高,因危废政策取消增强流动性,煤焦深加工占比75%,开工率52.1%,利润近期回升;市场供需紧张,受沥青价格影响大,2025年山东地区波动空间3130 - 4310元,振幅37.7%,今年均价预计低于去年[1][5][8][19] - 粗苯:需求稳定,价格因关税下跌至低位,市场供不应求,2024年产能利用率65%,2025年进口增加但供应仍紧张;主要用于苯加氢行业,该行业开工率低但利润尚可;价格波动大,受疫情、货源流通和下游开工率等因素影响[1][9][16][18] - 炭黑行业:受轮胎出口限制开工不佳,总体开工率65.09%,同比下降;利润较为可观,新企业数量增加,未来占比预计超过煤焦深加工;2025年受关税政策影响,面临困难,高利润率状态可能消失[1][10][17][22] - 苯乙烯:价格涨幅超10%,带动纯苯价格走高,盈利水平较高,但纯苯下游行业盈利一般;新建装置集中在美锦能源和金博石化,产业向下延伸减速,预期消费增长低于产能增长[1][13][33][35] - 纯苯:供应紧张,下游产品如芳烃联合装置和对二甲苯等利润率较高,但预计2026 - 2027年缓解;2025 - 2029年下游增速放缓但仍有新增产能,消化量增量预计492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27][33] 行业开工与产能 - 焦化厂:2024年平均开工率71.24%,2025年提升至73.05%,同比增加1.81%;产能增速放缓,因钢铁出口受限未来产能将下降;2025年预计淘汰550万吨,新增1865万吨,净新增1310万吨,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1][12][25] - 煤焦深加工:新上马企业增多,总产能达2707万吨,初期状态差,后期受利润支撑预计提升;占比呈轻微缩减趋势[1][10][17] - 苯加氢行业:产能910万吨,2025年开工率降至59.25%,同比减少8.61%;面临原料供应不足问题,企业通过加工优化和技改缓解盈利状况[1][12][26] 盈利水平变化 - 焦炭行业:2024年独立焦企利润最低点负155点位,最高点接近102点位;2025年最低点负71,目前处于盈亏边缘,因原料煤炭降价成本降低,但供应宽松使焦炭价格有下跌趋势[20] - 煤焦深加工行业:2024年上半年利润较好,下半年受高温煤焦油货源紧张压制;2025年最低亏损234元/吨,4月底开始全面盈利并可能延续[21] - 苯加氢行业:2024年多数时间亏损,最高亏损374元/吨,也有227元/吨的盈利时刻,取决于粗苯货源是否紧张[23] - 苯胺和纯苯:当前利润情况理想,但苯胺因新上装置多,未来高利润状态可能消失;己二酸长期亏损[24] 未来供需与市场前景 - 粗苯:2025 - 2029年仍供不应求,通过进口量及替代品消化需求;预计2029年产能累计下降6万吨,复合增长率为 - 0.25%[28][32] - 纯苯下游产品:2025 - 2029年消费增幅预计7%,达到3135万吨;苯乙烯、己二酸、己内酰胺、苯酚、苯胺等行业有新增投产装置[33][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增产能投资原因:尽管煤化工行业盈利不佳,但新增产能投资基于纵向发展考虑,如山西潞宝延伸产业链;部分企业为节省成本新上设备,如山东慧为智能;新增产能多在两年前审批,当时盈利状况好[37] - 新增产能建设周期及政策支持:建设周期约半年至八九个月,部分企业购买停用设备缩短周期;立项根据当地政策评估投资回报率,如河南濮阳退税政策支持新上石脑油加氢装置[38] - 煤化工与有机化工竞争力:煤化工在成本方面有显著优势,加氢苯可替代石油纯苯且某些指标更优,产品成本低于石油级产品[39][40] - 非焦化衍生的煤化工:甲醇盈利不佳,尿素表现较好;包括中温煤焦油加氢、煤制乙二醇等技术路线,新项目审批后上马慢,中温煤焦油加氢行业表现较好;主要使用褐煤和动力煤[41][42][44] - 煤制烯烃:主要用于生产塑料,终端应用受塑料市场限制,如山东部分PDH装置受出口影响发展受限[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