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京楼市近期表现及2025全年展望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房地产行业 - 公司:金茂、招商、华凌、中海地产、越秀地产、融创、金地、保利、华润、城建、北京建工、中建系企业、建发房产、招商蛇口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北京土地市场 - 现状:2025 年 1 - 4 月涉宅用地成交金额同比涨 79%,楼面价涨 64%,供应量涨 27%,成交量涨 9%,住宅用地成交额 730 亿元,溢价率 9.2%,呈现量价齐升 [1][2][3] - 区域情况:主城区供地集中在朝阳、海淀,近郊区集中在顺义和通州,顺义区楼板价突破 9 万元 [3] - 成交情况:1 - 4 月供应 14 宗住宅用地全部成交,57%底价成交,43%溢价成交 [4] - 拿地企业:金茂、招商、华凌、中海、越秀及中介系房企拿地积极,中海、建发、华润、招商等主导核心区域优质地块 [1][7][22] - 未来趋势:预计楼面价格与溢价率继续拉升,2025 年土地供应冷热分化,上半年海淀为主,下半年朝阳接棒,远郊区下半年供地起缓冲作用 [1][8][28] 北京新房市场 - 现状:总体良性增长,普通住宅供需健康,别墅供应受限影响有限,春节后供求迅速回升 [1][5] - 价格趋势:3 月成交均价突破 6 万元,4 月维持在 6.4 万元以上,呈稳步上升趋势 [1][10] - 库存情况:自 2024 年以来库存减少,但去化能力弱,去化周期从 24 个月增至 25 - 26 个月,截至 4 月仍维持在 26 个月左右 [12] - 来访认购:去年新政后案场来访和认购出现高峰,今年春节后恢复至去年 11 月水平,开年热度明显但边际效应减弱 [13] - 去化率:去年中期以来新盘开盘去化率低,一般在 30%以下,今年 3 月因海淀项目入市去化率较高,4 月回落 [14] 北京二手房市场 - 成交情况:3 月成交 1.9 万套,4 月成交 1.5 万套,均处于中上游水平,挂牌量逼近 14 万套,高于去年最高值 [15] - 价格情况:挂牌价格稳定在 55,000 元左右,实际成交价约为 53,000 - 54,000 元 [16] - 带看转化率:往年平均 41:1,今年 2、3 月提高至 38:1,4 月回到 41:1,总体保持稳定 [17] - 未来预期:2025 年成交量预计在 16 - 17 万套之间,与去年持平或略降,价格难以大幅提升 [29] 市场结构与需求 - 需求主导:以改善型需求为主导,90 - 150 平米首改及中端改善型住宅成交集中在 300 - 700 万区间,150 平米以上高端改善型住宅成交逐步增长 [1][19] - 二手房对新房影响:二手房成交占比提升至 83%,其变现可支撑新房中端改善需求 [1][21] 房企竞争格局 - 格局变化:从民企主导转向国央企主导,前十大企业集中度虽有波动但仍具话语权 [3] - 竞争压力:面临改善需求主导下的竞争压力,同质化竞争加剧,区域、板块及项目分化显著 [3] 政策影响 - 政策基调:2024 年宽松调控政策奠定 2025 年市场基调,“好房子”政策改善供给端 [6] - 土拍政策:取消限地价和指导价,提高开发自由度,增加企业利润空间 [1][6] - 政策趋势:从刺激需求转向调整供给侧,通过优化土地储备及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需求 [27] 产品创新 - 举措:提高得房率,调整阳台面积规定,实景展示抢工期,配置会所,以价换量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上海楼市情况:冷热分明,高端豪宅销售突出,如上海一号院三批次售罄,售价 18.5 万元/平方米,远郊楼盘认购率低、滞销严重 [32] - 限购政策:上海似乎不需要放开限购,北京暂无明确迹象表明会放开限购 [33][34] - 市场分化:上海冷热分化现象明显,北京相对没那么尖锐,北京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类似上海的冷热分化现象 [35][36] - 客户群体差异:北京客户群体相对低调,购买房产更注重实际需求,不像上海客户那样狂热 [37] - 东西城成交结构:东西城区域因供应项目少,大型项目影响成交结构,大面积住宅成交占比高达 42% - 45%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