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平线20250525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驾驶、汽车行业 - 公司:地平线、地瓜机器人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地平线发展情况 - 业务增长:受益于汽车智能化趋势,增程 6 系列芯片量产推动业务增长,2025 年 G6M 芯片预计出货 150 万套,比亚迪贡献过半增量,高阶智驾 HS IND 解决方案 9 月量产,有望维持 50%复合高增长率[2][7][8] - 战略转型:2019 年聚焦智能驾驶,从软硬件结合转向量产落地;2020 年开始前装量产项目;2021 - 2023 年积累期;2024 年推出新一代增程 6 芯片及解决方案[2][6] - 市场预期差:市场对主机厂自制芯片影响、软件算法能力、海外市场拓展潜力及公司作为机器人“大脑”的长期愿景认知不足[2][4][5] - 竞争优势:软硬一体模式,具备底层智能驾驶芯片和智能驾驶算法及软件整合能力;在国内低端低阶智能驾驶市场市占率达 40%;全栈自研能力、清晰产业链战略布局和全球化能力[3][21][24] - 芯片进展:最新一代征程 6 系列芯片性能显著提升,已在 20 多个主机厂项目落地,2025 年进入业务快速增长阶段[2][9] - 客户情况:客户覆盖主机厂及贴牌合作伙伴,前三大客户为大众、比亚迪和理想汽车[19] - 业务分类:分为解决方案业务和技术授权及服务业务[15] - 产品线: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低、中、高阶三类完整方案,主要硬件产品为征程系列芯片[16] - 技术授权业务:2024 年实现 23.8 亿元业绩,同比增长 54%,约 2/3 来自技术授权,收入达 16.5 亿元,技术授权业务毛利率高达 92%[17] - 芯片出货及销售:2021 - 2023 年以 G2、G3 ADAS 场景芯片为主,2024 年整体出货量增至 290 万套,单价方面,2024 年上半年 G2、G3 芯片售价 20 - 30 美元/颗,中间支架芯片售价 90 - 100 美元/颗[18] 行业趋势 - 2025 年汽车行业:呈现中高阶自动驾驶普及化趋势,比亚迪等主机厂推动,地平线征程 6 芯片大规模量产,覆盖低、中、高阶应用场景[22] 竞争情况 - 全球玩家:包括英伟达、高通、Mobileye、瑞萨、德州仪器等,高阶智驾领域由特斯拉、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主导,华为和地平线也占据重要位置[26] - 与其他公司对比:与英伟达相比,地平线有性价比优势,2025 年已开发出高阶智驾算法;与华为相比,商业拓展模式更市场化;与纯软件公司相比,综合实力更突出[27][28][29] 投资价值 - 市场定位:是智能驾驶芯片领域重要玩家,增程 6 系列新品周期带来强劲增长势能[35] - 收入利润预期:长期自驾业务收入预期 300 亿人民币,利润接近 100 亿人民币[38] - 市值空间:目前 900 多亿市值主要反映中低阶智驾部分,高阶部分仍有较大上升空间,预计到 2028 年营收复合增速超 50%,利润可达 11 - 12 亿元[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创始团队:具备全球视野,由科学家组成,多元化背景能从多方面支持公司发展[10] - 研发团队:超过 1500 人,硕博人才占比 70%,具备智驾量产经验的员工超 80%,高阶智能驾驶团队负责人苏金博士经验丰富[11] - 价值观影响:“成就客户”和“耐得寂寞”的价值观使公司注重商业模式可行性,确保财务稳健,战略清晰[12] - 软硬件结合优势:上下游结合紧密,能降低硬件配置成本,提高系统迭代效率,在端到端解决方案、大模型方向取得世界级成果[13] - 商业模式定位:定位为二级供应商,卡位附加值最高环节,客户覆盖广泛,打造生态链核心位置[14] - 全球化战略:与大众、博世等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展示出海潜力[34] - 地瓜机器人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消费类机器人计算平台供应商,有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解决方案业务有望快速增长[37] - 风险与机遇:高阶智能驾驶领域格局未完全确定,HSD 解决方案需主机厂确认;若明年海外市场释放需求,将成中长期增长重要支撑[41] - 港股通交易:公司进入港股通交易后将受益于流动性提升,具备良好发展潜力[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