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外工商业储能行业 - 公司:德业、阳光电源、华为、沃泰、派能、阿尔法泰克、科陆、宁德时代、比亚迪、SMA、PE、英特特马、泰明、三晶、艾罗、库博金浪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与区域差异 - 全球市场:国内市场是主要战场,目标容量 15 吉瓦时;海外欧洲最大,2024 年实际储能容量约 2 吉瓦时,2025 年预计 4 - 5 吉瓦时;北美因电价结构和辅助服务不确定,经济模型未成立,全年约 100 兆瓦时;拉美 2025 年预计五六百兆瓦时;东南亚及亚太总体 1.5 - 2 吉瓦时,印度等地几百兆瓦时;中东预计百兆瓦时;非洲主要替代或优化柴发,总体容量未明确提及[1][2] - 亚非拉市场:主要用于柴发备用或优化光伏发电,经济性取决于当地电价、光伏结合程度和租赁成本;东南亚潜力大,印度或达 10 - 20 吉瓦时/年需求[2] 系统规格与统计口径 - 主流规格:100 千瓦/215 度电和 125 千瓦/260 度电,2024 下半年到 2025 年初出现 135 - 150 千瓦/500 - 800 度电机型[1][3] - 统计口径:通常以 200 度电起步,小容量产品主要销往亚非拉等地区,欧洲主流 200 度电起步,有 400、500、800 度电大系统[1][4] 市场增长动力与原因 - 欧洲市场:增长动力来自峰谷价差套利、政府补贴(容量租赁)和辅助服务(调频、系统响应),辅助服务收入占比 60% - 70%;2025 年显著增长因政策和技术支持成熟,项目能接入能源体系[1][5][7] - 亚非拉市场:东南亚工业用电价格高,通过充放电影响经济效益;太平洋岛国和非洲依赖光伏发电场景优化经济性[6] 市场发展情况与格局 - 欧洲各国:德国是主要市场,2025 年预计装机 2 吉瓦时,其次是波兰、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和法国等[1][8] - 企业竞争:较早进入的沃泰、德业等占据更多份额,2025 年科陆、宁德时代等大量出货,市场格局将变化;欧洲本土企业实力弱,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21][25] 价格与成本 - 项目价格:海外项目终端成本约 1.3 元/瓦时,回收周期 3 - 5 年;国内电池厂商毛利 30%以上,经销商和安装商加价低于户用市场[1][12][13][14] - PCS 价格:国内每瓦不超过 0.13 元,海外不超过 0.2 元,按两小时算每瓦约 0.1 元[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亚琛工大数据:其披露的每月工商业储能装机数据不准确,实际数据需第三方机构、官方渠道和经销商层面交叉验证[9] - 华为被踢事件:华为被欧洲光伏协会踢出会员名单对其欧洲业务无实质性影响,退出减少费用开支[24] - 德业优势:在亚非拉市场凭借早期布局、强大经销商网络(有外汇)和定向开发产品策略取得优势,户用储能产品毛利率 45% - 50%[2][36][37] - 柴油发电机前景:未来五年在亚非拉和太平洋岛国与储能系统并存,五年后可能逐步淘汰,倾向柴发加光伏组合[31][32]
海外工商业储能专家交流
2025-05-26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