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力设备、汽车、机械、电子、基础化工、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工业材料、食品饮料、医药、半导体、生物科技 [1][6][10] - 公司:赤峰黄金、恒瑞医药、吉宏股份、君实生物、海天味业、安井食品、三生花、宁德时代、比亚迪、招商银行、药明康德 [1][10][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港股市场将成融资大年:香港 IPO 市场 2020 - 2023 年下滑,2024 年开始复苏,预计 2025 年成为融资大年;A股 市场融资额下降,2025 年沪深交易所融资额处于过去五年新低,而香港明显复苏 [1][2][3][4] - A股 逆周期调节影响 IPO:2024 年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新股发行,未来可能放松,大型企业或赴港融资 [1][5] - 各行业在 A 股和港股表现不同:A股 中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突出,资金规模较去年减少一半但达七八成;港股自 5 月以来医疗保健等行业表现突出,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有望达 2022 年以来最高水平 [6] - 香港政策促进内地企业赴港上市:香港交易所为市值不少于 100 亿港元的内地上市公司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加速赴港上市进程 [1][7] - 央行举措扩大香港资本市场影响力:2025 年 1 月 13 日央行行长表示增加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的资产配置,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8] - 美国表态促使中概股回流香港:美国财长称中国企业可能从美国退市,促使海外中概股考虑回流,香港推出科技企业绿色通道 [1][9] - 港股新上市或备案公司有超额收益:截至 2025 年有 27 家企业披露港股上市计划,10 家新上市或通过备案公司过去五日和十日收益率中位数分别接近 3%和超过 5%,有超额收益 [1][10] - 港股更重视龙头公司:港股比 A 股贵的前十家公司中有宁德时代等四家,A股 比港股贵很多的小市值公司排名前十中有五家市值小于 100 亿,核心资产在港股更易获认可 [11] - AH 溢价率有上下行空间:当前 H 股溢价率处于过去几年最低点,未来大量核心资产公司赴港上市可能使 AH 溢价下降,市场对核心资产价值认可度提高使港股估值仍有表现空间 [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五年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是全球主要融资场所,香港市场 2020 - 2022 年间排名前五 [2] - A 股市场 2021 年融资额超 800 亿美元,2022 年略有增加,2023 年降至约 600 亿美元;香港 IPO 规模从 2020 年的 500 多亿美元降至 2023 年的 60 亿美元 [3] - 2025 年国新办发布会强调灵活精准实施逆周期调节机制以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 [5] - A 股资金面 2025 年 1 - 3 月走强,4 月回落 [6]
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怎么看?
2025-05-26 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