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航空业 - 公司:国航、南航、东航、海航、川航、吉祥、春秋、华夏、国泰航空、普惠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CFM公司、GE公司、空客、波音、Ameco、Starco、Gamico、厦门太古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发动机问题影响航空公司运营 - 普惠PW1,100G - JM发动机问题致A320neo飞机停场率高,国航超50%,南航达52%,因全球性问题使检查周期延至250 - 300天[1][2] - LEAP发动机日常检修现设计标准外问题,大修周期从8 - 10年提前至6 - 8年,影响航空公司计划[4][5] 2. 发动机维修周期显著延长 - 罗尔斯·罗伊斯Trent 700/1,000从60 - 90天延至120 - 180天,普惠PW1,100G - JM约一年,LEAP因供应链问题从60天延至90天[1][8] 3. 航空公司备用发动机短缺 - 备用发动机配备比例10% - 15%,东航2024年用完备发后仍缺口8 - 9台,导致运力瓶颈[1][11] 4. 发动机OEM优先新机交付影响维修 - 优先保证新机交付,挤压维修产能,售后服务需求激增,航材备件涨价,中间利润率上升,但主机厂未大幅增加维修产能,长期老旧机型退出或供大于求[1][12] 5. 普惠事件影响供应链和运力 - 预计影响12 - 24个月,2025年中达供应链高峰,2026年新型发动机维修高峰结束,但仍需关注潜在问题;供应链紧张和普惠事件限制航空公司运力,未来一到两年运力投放可能偏紧,供给紧张或带动价格上涨[2][18] 6. 不同型号发动机运营和维修现状有别 - LEAP系列运行和性能达预期,但初始制造材料短缺延迟新飞机交付;普惠PW1,100G - JM燃油消耗有优势,但质量逃逸事件影响维修和飞机交付,面临更大运营挑战[13] 7. 不同生产批次发动机维修要求有差异 - GE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维护要求变化不大,普惠公司因齿轮传动技术对齿轮箱检修提出更高标准[14][15] 8. 欧美与中国航空公司发动机停场率不同 - 欧美国家航空公司发动机停场率较低,因与OEM合作紧密、维修厂多、航司与厂商倾斜力度大;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受影响更明显[2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发动机维修流程 - 计划性维修:与修理厂或OEM签长期合同,前一年确定下一年送修计划,送至指定地点由OEM或合作方检测、取证和测试后返回客户方[6] - 非计划性维修:发动机突发故障或空停,先协调送修工位,再协商修理包,完成维修后送回航空公司[7] 2. 发动机维修费用及赔偿情况 - 维修周期拉长费用取决于合同条款,罗尔斯·罗伊斯部分合同超约定时间有赔偿;普惠非计划性故障全球约14亿美元额外支出,国内未听说航空公司获赔偿[10] 3. 航空公司应对措施及影响 - 调整飞行计划,控制飞行小时和循环数,推迟大修时间,平均分配送修量,减轻年度压力但影响运力;提前储备航材可减少维修费用增加的影响[22][23] 4. 各航司停场率情况 - 国航10.2%,东航3.2%,南航8%,海航上市板块6.2%,海航整体9.8%,川航20.3%,吉祥14.7%,春秋10.7%,华夏11.1%,国泰航空7.3%[25] 5. 新飞机交付和航司维修业务 - 新飞机交付存在类似问题;国内大型航司旗下合资维修公司主要负责整机维修,部分航司已建立专业发动机维修中心[28]
对话专家:航空供应链困境持续演进
2025-05-27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