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Q1业绩稳健,实现了出色的现金流和创纪录的运营盈利能力及利润率 [14] - 预计Q2总营收增长10%,当前剩余履约义务(RPO)增长10% - 11%,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6%,自由现金流利润率约为19% [19] - 预计全年总营收增长9% - 10%,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5%,自由现金流利润率约为27%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治理产品组合在过去几年大幅增长,工作流执行次数在过去三年增长近400%,3月达到近400亿次 [6] - 客户身份业务表现良好,Auth0在Q1表现强劲,大型客户群体是最成功的客户群体之一 [131] - 新业务方面,Q1是几个季度以来较好的一个季度,但管道仍更倾向于追加销售和交叉销售 [14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公共部门是优势领域,Q1前三大交易中有两笔、前十大交易中有四笔来自公共部门,包括联邦交易 [16] - 国际市场增速较美国市场有所放缓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销售团队进一步专业化为Okta销售团队和Auth0销售团队,虽目前判断整体成功与否尚早,但Q1结果显示出积极信号 [14] - 推出Okta平台的套件定价模式,Q1取得积极成果,有望推动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 [61] - 公司在身份安全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拥有独立中立的平台、广泛的产品组合和8000多个集成,竞争对手难以匹敌 [9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FY26开局感到满意,对新产品的采用和创新步伐感到兴奋,有信心引领身份行业 [19] - 尽管宏观经济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将继续采取谨慎的前瞻性指导方法,同时保持投资和执行力度 [108] - 公司认为专业化销售团队将有助于在任何宏观环境中更好地执行,长期来看将为公司和客户带来好处 [1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于4月初举办了展示活动,重点展示了产品创新,包括保护非人类身份(NHIs)和帮助开发者构建安全AI代理的解决方案 [7] - Auth for GenAI产品已成功进行开发者预览,预计今年夏天正式发布 [1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在指导中增加保守因素的原因及对Q1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未来发展 - 公司对Q1表现满意,业务进展顺利,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在云转型、安全和AI项目等方面的投资增加 [23][24] - 在宏观方面,Q1未受到明显影响,但考虑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在指导中增加了对宏观因素的考量,但整体保守程度仍低于以往 [26][28] 问题: Q1业务是否存在疲软情况,国际市场增速放缓的原因 - 公司Q1表现稳健,4月业务可预测,未出现行业中部分公司在4月遇到的疲软情况 [32] - 公司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未来业务的影响是一个前瞻性因素,目前数据未体现出明显问题 [33] 问题: 销售团队专业化的进展、学习经验和业务成果 - 公司在Q1的销售团队专业化转型中取得了良好开端,Auth0表现强劲,管道建设持续加强,Q2前几周趋势延续 [37][38] - 公司通过三次销售团队专业化转型,认识到专业化能够提高销售效率,但需要时间来实现效果 [40][42] 问题: 如何解读下半年席位扩张和恢复曲线,以及指导中对新业务恢复的假设 - 公司认为净留存率(NRR)在上半年仍面临一定逆风,下半年可能会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但具体情况不确定 [47] - 指导中未给出具体数字,但已考虑了相关因素的影响 [48] 问题: CRPO指导显示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的原因,是否存在提前拉动需求的情况 - 公司当前的增长速度较以往有所放缓,这是与过去时期的一个差异 [53] - 建模CRPO时应考虑当前RPO覆盖率与订阅收入的关系,根据历史季节性数据,当前的指导数据是合理的 [53][54] 问题: Q1是否尝试了额外的捆绑销售策略,以及对全年的影响 - 公司在Q1推出了Okta平台的套件定价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果,客户对多产品捆绑配置感兴趣 [61] - 公司认为该策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能够满足客户整合身份系统的需求,同时提供更多选择和成本效益 [62][63] 问题: 开发者对OAuth for MCP认证的需求情况,以及Okta如何从中受益 - Auth for GenAI产品在开发者预览阶段受到关注,即将正式发布,将为Auth0带来更多购买理由和月活跃用户 [67] - MCP是一个新兴的互联网通信协议,Okta积极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将OAuth认证协议集成到MCP中,为客户提供更多安全解决方案 [68][70] 问题: 交叉销售对增长算法的影响,以及销售团队转型对生产力的影响 - 从Q1整体数据来看,销售团队专业化转型带来的变化并未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部分指标表现良好 [78] - 专业化销售团队有助于提高销售人员对特定产品的专注度和销售能力,从而促进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长期来看将对NRR产生积极影响 [79] 问题: 劳动力业务的新客户管道情况,以及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 公司对新客户管道和竞争力持乐观态度,新推出的产品如身份安全态势管理等不仅可以作为现有客户的追加销售,还可以吸引新客户 [90][91] - 公司的产品组合具有独特优势,包括独立性、中立性、广泛的产品功能和集成能力,竞争对手难以企及 [92] 问题: 全年收入指导与Q1增长的差异,以及Q4的退出率和驱动增长的因素 - 公司认为大型企业是最大的增长机会,Q1百万美元ARR及以上的客户数量增长了20%,全球2000强和前5000大企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97] - 公司的产品在云迁移、安全和AI革命等方面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98][99] 问题: 指导中增加保守因素的具体范围,是与新客户、NRR还是整个业务相关 - 保守因素涵盖了整个业务,包括联邦政府业务,尽管联邦业务占比不大,但由于其一年期合同的特点,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06] - 公司认为如果宏观经济恶化,NRR和新业务都将受到影响,但目前仍保持投资和执行力度,以抓住市场机会 [106][108] 问题: 上一季度订阅收入环比增长较低的原因 - 每年的增长速度不同,会掩盖季度天数差异的影响,去年Q1是闰年,有90天,而今年是89天,比较基数不同 [118] - 公司的指导哲学中保守因素减少,因此业绩超出预期的幅度不会像以往那么大 [119] 问题: 5月业务情况,是否延续了3月和4月的强劲势头 - 从管道和业绩数据来看,5月与Q1保持一致,但市场情绪和客户对话中存在一些负面因素,可能是受其他公司言论的影响 [125][126] - 公司认为第一月的数据通常不能代表整个季度的情况,需要等到6月和7月才能有更清晰的判断 [128] 问题: 客户身份业务的增长是广泛基础还是由少数大交易驱动,以及大型续约的时间框架 - Auth0在Q1表现强劲,大型客户群体是成功的客户群体之一,既有大交易,也有其他众多交易 [131][134] - 公司对Auth0在Gen AI领域的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增长将更加广泛 [132] 问题: 从客户采用角度来看,Okta在AI身份安全领域的发展前景 - 行业正从概念验证(POC)阶段向生产阶段过渡,只有最先进的企业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AI并获得实际业务效益 [138] - Okta的身份安全态势管理、特权解决方案和通用访问管理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非人类身份的安全问题,即使在POC阶段也具有重要价值 [139] - 随着更多企业进入生产阶段,对身份安全的需求将进一步加速,Okta有望从中受益 [140] 问题: 本季度座位、新产品、交叉销售的贡献组合与计划的对比,以及新产品预订的百分比 - 新产品在Q1表现良好,新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管道仍更倾向于追加销售和交叉销售 [144] - 新产品预订的百分比与前几个季度相近 [147] 问题: CRPO全年的走势,Q2是否为底部 - 从美元角度来看,Q2可能是底部,但需要在Q2和Q3后再进行更新和确认 [153] 问题: 订阅收入增长为何不应与过去几个季度的CRPO增长保持一致 - 公司建议关注当前RPO覆盖率与订阅收入的实际美元关系,而不是单纯关注百分比增长 [155][156] 问题: NRR连续四个季度下降的原因,以及是否会在近期缓解 - NRR下降的原因仍然是中期续约时的座位追加销售和交叉销售面临逆风 [160][161] - 如果宏观经济恶化,NRR将面临更大压力,但公司预计NRR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除非出现重大宏观调整 [161][162] 问题: 在代理应用的未来,客户选择购买Okta客户身份解决方案而非自行开发的原因 - 整体趋势是更多地选择购买而非自行开发解决方案,AI可能不是主要的加速因素,但随着解决方案的不断改进,购买的优势更加明显 [166] - Auth0具有出色的开发者体验,易于使用和追加销售,符合市场趋势,因此公司对该业务充满信心 [166][168] 问题: Okta在非人类身份业务领域获胜的原因 - Okta拥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涵盖从检测到保管到治理工作流的各个方面,能够解决非人类身份的安全问题 [173] - 公司需要继续执行和创新,开发与代理相关的新功能和产品,以保持领先地位并赢得长期胜利 [175][176] 问题: 对美国公共部门业务调整的影响,以及与私营部门客户对话的差异 - 联邦政府业务存在不确定性,但Okta能够为政府机构提供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该领域取得了成功 [181][182] - 与私营部门相比,联邦政府客户在投资决策时更加注重效率和合理性,但Okta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81]
Okta(OKTA)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