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gent(CCOI) - 2025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CogentCogent(US:CCOI)2025-05-28 22: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已向投资者返还约17亿美元 ,最初通过回购股票的方式,回购了约1080万股流通股,占流通股总数的20%多 ,2010年开始实施股息政策 ,并连续52个季度增加股息 [4] - 公司杠杆率超出目标舒适区 ,LQA基础上杠杆率在2024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 ,LTM基础上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5][6] - 上一季度公司回购了价值约1000万美元的股票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数据中心业务 - 收购Sprint前 ,公司运营55个数据中心 ,收购后有482栋完全拥有产权的建筑 ,最初计划改造45栋 ,后因AI发现电力资源稀缺可变现 ,于2024年4月测试市场 ,确定23个初始数据中心 ,后根据客户反馈增加1个 ,目前有24个设施待处理 [10][11] - 目前有50个活跃方在与公司沟通 ,约20份意向书 ,其中4份进入合同谈判阶段 ,3份为购买 ,1份为租赁 ,涵盖整个园区 、多个设施或单个设施等不同情况 [12][14] Waves业务 - 公司Waves业务起步缓慢 ,原计划增加积压订单至10000个 ,每月安装400 - 500条电路 ,但未达成目标 [22] - 2024年底 ,公司有802个数据中心实现波启用 ,期间手动配置了约1000个波 ,但大部分销售漏斗中的订单流失 ,进入2025年 ,公司重新建立漏斗 ,第一季度安装基数环比增长约18% ,超过200个波 [24][25][26] - 公司目前每月安装约3000个IP端口 ,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约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 ,到2028年年中实现5亿美元的年化波收入 [29][51][5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波长市场中 ,400G波占比不到5% [36] - 客户在波长市场中 ,习惯3 - 4个月的安装窗口 ,且50%的订单可能无法安装 ,而公司承诺30天交付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公司优先使用运营自由现金降低杠杆 ,然后机会性回购股票 ,最后重新加速股息增长率 ,认为目前股息增长率降至每股0.5美分是暂时的 [6][7] - 数据中心业务方面 ,公司将继续接受意向书 ,探索各种选择 ,包括出售或租赁整个或部分投资组合 ,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14] - Waves业务方面 ,公司将继续建立客户信任 ,扩大销售漏斗 ,提高安装速度 ,目标是使订单在季度内均匀安装 ,并根据需求增加服务交付能力 [28] 行业竞争 - 波长市场中 ,Xeo和Lumen占据一半市场 ,且正在大力投资Waves业务 ,可能会缩短供应时间 ,但公司认为自身在独特路线和定价方面具有优势 [4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预计相对快速地降低杠杆 ,可能通过剥离一些非核心资产进一步去杠杆 ,但这并非去杠杆的关键 [6] - 公司对Waves业务市场规模感到惊喜 ,AI是未预期到的增量用例 ,且客户对现有供应商不满 ,为公司进入市场提供了机会 [29][30] 其他重要信息 - 数据中心租赁的净租赁费率约为每年每兆瓦140万美元 ,销售价格约为每兆瓦1700万美元 ,但公司设施有其特点 ,实际交易价格不确定 [18] - 波长的主要用例包括区域网络连接 、国际运营商网络扩展 、内容交付和复制内容分发 ,AI训练是增量用例 ,推理阶段刚刚开始 [37][3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股息增长节奏是否会固定 ,去杠杆后是否会恢复增长 - 公司已向投资者返还约17亿美元 ,最初通过回购股票 ,2010年实施股息政策并连续52个季度增加股息 ,因整合Sprint资产和T - Mobile补贴减少 ,杠杆率超出舒适区 ,股息增长率降至每股0.5美分 ,预计快速去杠杆 ,优先降低杠杆 ,再回购股票 ,最后加速股息增长 ,认为当前股息增长放缓是暂时的 [4][5][7] 问题: 如何考虑资本配置 - 公司认为用回购股票补充股息是合理的 ,同时关注杠杆 ,选择平衡的方法 ,并致力于向股东返还资本 [8] 问题: 数据中心销售时间为何推迟 - 收购Sprint前 ,公司有55个数据中心 ,收购后有482栋建筑 ,原计划改造45栋 ,2024年因AI发现电力可变现 ,确定23个初始数据中心 ,后增加1个 ,已与约150个交易对手沟通 ,目前有50个活跃方 ,约20份意向书 ,4份进入合同谈判 ,预计6月完成24个设施改造 ,但难以预测意向书何时转化为有约束力的合同 [10][11][12] 问题: 是否仍在探索数据中心交易的各种选择 - 是的 ,公司收到约20份意向书 ,其中4份进入合同谈判 ,其他方仍在价格发现阶段 ,公司将继续探索各种选择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14] 问题: 出售或租赁数据中心的考虑因素 - 公司希望实现价值最大化 ,出售有确定性优势但有税收后果 ,公司美国净运营亏损几乎用完 ,租赁则需关注租户信用质量 ,可能将租金收入证券化以筹集资金 ,目标是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 ,加速向股东返还资本 [16][17] 问题: 数据中心能否以每兆瓦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 公司参考市场数据 ,租赁净费率约为每年每兆瓦140万美元 ,销售价格约为每兆瓦1700万美元 ,但公司设施有特点 ,实际价格需在交易完成后确定 ,这些数据中心对公司非核心 ,已划出109兆瓦和100万平方英尺作为剩余或无法填满的部分 [18][19][20] 问题: Waves业务为何起步缓慢 - 公司有能力每月安装500个订单 ,收购Sprint时预计1.5 - 2年将其网络改造用于销售波长 ,2024年底有802个数据中心波启用 ,期间手动配置约1000个波 ,但大部分销售漏斗中的订单流失 ,进入2025年重新建立漏斗 ,第一季度安装基数环比增长约18% ,但大部分安装在季度末 ,因客户未准备好接受服务 [23][24][26] 问题: 接近6月时安装节奏是否持续改善 - 公司尚未达到全部能力 ,4月和5月的安装数量比第一季度有所改善 [31] 问题: 为何需要10000个积压订单 - 客户在波长市场习惯3 - 4个月的安装窗口 ,且50%的订单可能无法安装 ,而公司承诺30天交付 ,客户持怀疑态度 ,公司借鉴IP业务经验 ,客户通常会多次推迟安装 ,所以需要积压订单 [33][34] 问题: 公司是否是交付瓶颈 - 公司不是交付瓶颈 ,目前唯一限制是在约150个数据中心的某些方向上没有400G能力 ,但400G波占市场不到5% ,不影响满足客户需求 [35][36] 问题: 波长的需求用例 、客户类型 、订单类型及AI机会 - 主要用例包括区域网络连接 、国际运营商网络扩展 、内容交付和复制内容分发 ,AI训练是增量用例 ,推理阶段刚刚开始 ,客户包括区域网络运营商 、国际运营商 、内容提供商等 [37][38][42] 问题: 竞争对手能否提升竞争力 - 波长市场中 ,Xeo和Lumen占据一半市场且大力投资 ,可能缩短供应时间 ,但公司认为自身在独特路线和定价方面有优势 ,且竞争对手网络异构 、端点有限 [43][44] 问题: Waves业务的收入目标是否延迟 - 公司仍坚信到2028年年中实现5亿美元的年化波收入 ,预计到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约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 ,到年底有中期进展证明 ,季度收入约2000 - 2500万美元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