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1%,达19.7亿元人民币 [8] - 非GAAP毛利同比增长9.6%,非GAAP EBITDA利润率达16.2%,同比增加14.3个百分点 [11] - 非GAAP毛利率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16.6%,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负2.8%,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4.4个百分点 [11][12] - 调整后毛利为3.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环比下降23.4%;调整后毛利率为16.6% [22] - 调整后总运营费用为4.2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4.3% [22] - 调整后运营亏损为558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收窄56% [23] - 非GAAP EBITDA利润为3.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60万元;非GAAP EBITDA利润率为16.2% [23][2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23.227亿元人民币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公共云 - 营收达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 [9][13] - AI业务总账单达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200%,环比增长11%,占公共云营收的39% [10][13] 企业云 - 营收达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受项目交付和验收季节性放缓影响,环比下降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以AI关键领域为核心,追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8] - 作为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唯一战略云平台,与生态系统业务合作顺利,一季度来自该生态系统的营收达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占总营收的25% [10][11] - 在公共云领域,加强基础设施、训练和推理平台及AI工具能力;在企业云领域,专注AI、数据和办公生产力,提供一站式模型解决方案和服务 [17][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本季度财务表现有环比波动,面临市场压力和供应链不确定性,但公司仍坚定执行长期战略,对AI云服务发展有信心 [12] - 云基础设施短期内可投入使用,生态系统和其他AI应用场景需求推动业务增长,公司有能力抓住AI资本机会 [25]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资本支出达6.05亿元人民币 [20] - IDC成本同比下降6%,折旧和摊销成本同比增加,解决方案开发和服务成本同比增长13.3% [21]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三季度公共云和企业云增长弱于预期的原因及全年增长看法,以及小米最新需求情况 - 企业云受季节性影响明显,一季度有春节因素,很多客户在做预算;公共云业务主要针对大客户,集群建设有周期,一季度交付给小米的集群在3月,营收和利润将在二季度体现 [29][30] - 小米70亿参数模型在公司集群训练,公司AI业务增长与小米需求有关,小米模型推理需求有潜力,但营收和利润在财报上的体现与小米需求节奏有关 [30] 问题2: 公司与金山办公联合推出政务领域AI一体机的业务机会、定价模式,以及非GAAP OP利润率后续季度展望 - 政务办公自动化AI市场发展快,公司与金山办公联合推出的解决方案获市场验证,是软硬件集成方案,定价因硬件配置而异 [35] - 一季度因季节性因素,营收受项目延迟和季节性影响,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相对固定,影响OP利润率;未来随着AI项目和与生态伙伴合作项目推进,营收增长有望带动利润率提升,EBITDA利润率可能比OP利润率恢复快,建议关注毛利率、EBITDA利润率和研发成本 [37][39][40] 问题3: AI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细分情况,二季度资本支出是否受芯片禁令影响,以及小模型使用增多对云营收的影响 - 本季度总资本支出为6.05亿元人民币,公司通过自有现金、金融租赁、银行贷款等方式为AI基础设施投资融资,下季度将更新包括租赁和自有现金在内的总投资情况;运营支出方面,研发费用约2亿元人民币,销售费用约1.08亿元人民币,管理费用约1.19亿元人民币 [45][46][48] - 芯片禁令短期内因公司有库存影响不大,中长期对公司和行业有影响,但公司自2023年加强与国产计算资源合作,有应对措施;传统大语言模型客户不受影响,传统互联网客户使用小模型是增量收入,小米和金山生态系统使用中小模型会带来潜在增量收入和利润 [49][50][52] 问题4: AI云租赁服务近期毛利率趋势,行业价格竞争压力是否延伸到AI服务器租赁业务,以及DIVSIG开源R1后模型训练需求的最新动态及影响评估 - 外部市场AI客户集中对新项目有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项目规模,老合同不受影响;自2024年下半年,公司对大客户用自有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对非大客户利用合作伙伴供应资源并利润共享,影响公司毛利率 [57][58] - 老一批大语言模型公司需求因DIVSIG成功有一定萎缩,但公司与其多为长期合同,影响有限;新兴行业受其启发有更多训练需求,整体无负面影响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