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加密货币、WEB3、金融、供应链、银行信息技术 - 公司:Peterlabs、Circle、Tether、Coinbase、Binance、Bitfinex、Visa、Mastercard、京东、渣打银行、元保、Taliworks、Chain Analysis、泰德股份、蚂蚁链、京东数科、百度、小米 [1][9][21][28][3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稳定币概念与分类:稳定币是价值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分与法定货币或贵金属挂钩(如 USDT、USDC)和算法稳定币(如 DAI)两类,前者更常用,算法稳定币有设计缺陷风险 [2] 2. 稳定币作用:作为加密货币市场链上计价工具,解决价格波动问题;充当不同区块链间转换资产的桥梁,实现价值交换 [3] 3. 美港推出官方稳定币并立法原因:规范和促进加密货币市场发展,确保金融系统安全,防范洗钱等非法活动,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创新发展,增强美债和港债购买力 [1][4][5] 4. 稳定币发行立法意义:类似发放银行牌照,保证发行方受审计和监管,防止发行“空气币”,实施反洗钱和 KYC 措施,获金融中介机构认可 [7] 5. 美港稳定币法案影响:增强美债和港债购买力,吸引潜在购买方,如 Peterlabs 成美债重要购买方;若香港 WEB3 市场发展好,港元计价稳定币可能增加港债购买量 [1][8] 6. 香港稳定币条例要求:每枚稳定币由优质、高流动性储备资产 100%支持,主要是真实美元或短期美债,保证流动性 [1][9] 7. 稳定币与 WEB3 关系:稳定币市值代表 WEB3 行业内资金量,通过铸造 USDT 或 USDC 数量评估区块链圈内资金热度,是进入市场的门票或筹码 [1][10][12] 8. 稳定币与比特币区别:比特币是价值存储工具,价值波动大,适合投资囤积;稳定币是支付手段,价值相对稳定,行情差时投资者倾向将比特币转成稳定币规避风险 [13] 9. 全球主要稳定币及规模:主要有 USDT、USDC 和 DAI,总规模约 2500 亿美元,行情不佳时占加密市场市值比例高 [14] 10.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关系:大部分国家因汇率管理问题不发行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海外移动支付支持稳定币,中国大陆因汇率及资本管制不太可能推行,香港可能有突破 [16] 11. 稳定币商业模式:分发行方(最赚钱)、生态系统(需支付营销费用推广)、应用方(支持支付的钱包和商店)三个环节 [21] 12. 商家接受稳定币原因:区块链支付清算快、成本低、到账快,减少供应链压款时间;吸引链上富翁等客户,拓展客源 [23] 13. 普通人投资稳定币获利方式:在交易所进行稳定币借贷,行情好时无风险收益率可达百分之十几 [24] 14. 构建成功稳定币生态系统要素:强大应用生态,沉淀资金池赚取利息,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用户,扩大市场影响力 [25] 15. 成为成功稳定币发行方条件:雄厚资金、良好关系获牌照、强大业务拓展能力繁荣生态系统,关键是拿牌照和连接扩展应用场景能力 [26] 16. 反洗钱措施和挑战:措施有链上地址标记和合作分析;挑战是 KYC 流程粗糙,交易所处理交易流不完全合规,改进空间大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香港稳定币立法情况:5 月 21 日推出法案,反映中央对 Web3 接纳,促进香港 Web3 行业发展,影响大陆出海机构,项目多处于沙盒阶段,目前三家公司获牌照,更多公司将申请 [20][28] 2. 香港获牌照公司情况:京东 D - 区块链、元保和渣打银行联合公司获牌照,京东用于优化供应链,元保靠股东背景和业务发展,渣打关注金融服务 [28] 3. 香港稳定币牌照数量:理论无限制,实际可能设时间窗口限制,未来持牌公司数量有限但不明确 [30] 4. Circle 公司情况:净利润 2024 年达 137 亿美元,盈利与 Web3、USDC 体量及美债收益率挂钩,推迟上市等行情回暖,IPO 定价确定,吸引大资本认购,稳定币市值增速超泰达币,拿牌照有优势,积极争取香港许可 [31] 5. Web3 行业对公司影响:行业扩展带来资金流入,泰德股份可能表现更好 [32] 6. 相关公司布局稳定币业务:蚂蚁链、京东数科、百度、小米等中国互联网公司布局,若香港推出稳定币,可能通过全球供应链收款扩大规模 [33] 7. 银行 IT 公司与 Web3 合作:疫情后银行 IT 公司和支付公司国际化扩展,Web3 影响金融及能源行业,东南亚和欧洲有合作机会 [34]
稳定币:解读及展望
2025-05-29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