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债市波动原因及结构:近期债市波动大,10年期国债利率从1.66%升至接近1.7%,调整幅度不到10个基点。5月以来城商行和股份行卖债多,大行小幅净买入,农商行先加仓后减仓,证券公司卖债,基金、理财和保险机构持续买入,配置盘未急于加仓,利率难形成趋势性行情[2]。 - 无需担忧重演一季度波动:一季度因大量政府债券供给和强劲信贷投放,大行被迫卖老券致市场波动。目前无新增政府债券供给,大行卖债对银行间资金状况影响有限,只要央行不收紧流动性,市场不会大幅调整[3][4]。 - 市场策略调整:关注配置型机构行为和基金、理财、保险机构买入力度,采取灵活策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保持对技术面分析,捕捉交易机会[1][5]。 - 超额准备金分布影响:超额准备金分布变化通过信贷投放消耗,若无信贷投放或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超预期,其变化仅在大行和中小行间转移,对整体银行体系影响有限,关键是关注资金价格和政府债券供给节奏[6]。 - 社会融资规模影响:社会融资规模扩张直接影响银行间流动性,去年11月至今年4月有所扩张但幅度不大,今年5 - 10月将震荡,扩表最快阶段已过,考虑去年高基数,今年11、12月社会融资增速可能断崖式下滑,若无新增政府债券供给,一季度极端情况难再现[7]。 - 资金面走弱原因:资金面走弱因季节性因素和短期摩擦,降息后资金价格未降反升,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向非银机构造成短期摩擦,基本面无明显变化,利率走势对基本面指示意义模糊,股债比价更重要[8]。 - 股市与国债市场关系:股市与国债市场关系密切,低息环境下更显著,今年以来10年国债利率与瀚森制药相关性强,30年与10年利差受股市走势影响明显,十年国债与股票市场负相关性达历史最高,做债需关注股市表现[1][9]。 - 机构投资者配置策略:低利率环境使债券类资产预期回报率低,如今年一些纯债基金平均收入约0.5%,保险公司和理财机构等可能减少债券超配,转移部分资金到权益类资产,加剧股债负相关性,低通胀强化该趋势,股市表现压制债市[10]。 - 技术分析应用:国债期货已破近期低点,日线回调买区基本实现,短线有博弈反弹机会,但胜率不高,建议谨慎操作,价格进一步下跌时买入胜率更高,可考虑左侧交易博弈短线反弹[11]。 - 中长期策略关注因素:中长期策略需关注内需和外需,内需是决定性因素,外需扰动短期走势,二季度新发国债可偏多交易,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和中美贸易摩擦,长端定价主要取决于资金面状况[12]。 - 市场利率及关税影响:当前市场利率1.6%,处于较低水平,长端利率中枢下降10个基点需在关税问题无影响下实现,诉讼存在不确定性增加市场不确定性,但风险不高[13]。 - 内需和经济数据表现:内需高频数据显示经济进入偏淡水平,如水泥发运率等下降,乘用车营收和地铁客运量同比增速回落,出口未强劲反弹,4月强,5月可能不如预期,PMI指数预计小幅回升,降息预期仍存在[14]。 - 内需和市场策略:内需不强劲,市场非空头,应采取震荡偏多思路,可进行逆向交易,跌时加仓,涨时谨慎并阶段性直接交易[15][16]。 - 投资建议:从收益率曲线挖掘机会,关注十年国开与七年国开倒挂现象和新老券策略,10年国开新券和30年国债新券相对更优,非典型熊市环境下可在调整时布局三到五年城投债获超额收益[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今年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1%左右,一季度通常表现较好,二季度会回落[12]。 - 今年3月下旬D2017为1.9%,4月3号之前D207为1.8%[12]。 - 目前通胀水平偏低,使股债负相关性较强[10]。 - 2025年5月20日降息后,股票市场上涨,债市下跌[10]。
债市调整风险怎么看:机构行为和技术面信号
2025-05-29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