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月百强销售和基本面解读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行业:房地产行业 公司:绿城中国、中海、金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销售情况 - 百强房企:2025年5月操盘金额环比增长3.5%,同比下降约8.2%,前五月累计同比降幅约7%;超半数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环比增长,部分企业增幅超30%,如绿城中国、中海、金茂等[2] - 一线城市:新房以上海和广州为首,5月成交规模均超50万方,保持同环比正增长;二手房上海和北京单月成交超120万平方米,以刚需、刚改需求驱动[1] - 二三线城市:新房市场整体不佳,成交面积环比微降3%,同比下降13%;热点二线城市前五月累计同比增幅超10%,但5月环比仍有小幅回调;部分前期深度调整的二线城市本月小幅回升,多数三四线及弱二线城市成交依旧低迷[1][7][9] 供应情况 - 重点城市:2025年5月30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量环比下降38%,同比下降32%,总供应量不到700万平方米,为近七年同期最低;前五月累计同比下降22%,与1 - 4月平均相比,5月供应量下降9%;供应减少因市场抑制和土地成交下滑,供应结构以改善型和高端住宅为主,刚需占比不到40%[1][3][4] - 不同城市:一线城市供应降幅相对较小,上海5月小幅供应放量,北京、广州、深圳5月推盘积极性回落;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达36%,部分三四线城市供应同比降幅超70%[7] 市场特点 - 新房市场:5月29个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1%,环比增长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城市间分化明显,厦门、成都和重庆等城市去化率超60%,一线城市改善高端项目入市后去化率持平或微增,二线部分地区去化率降幅约20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整体低迷;供应减少下成交量与上月持平,供求比下降,库存压力明显,但维持去年9月以来止跌企稳趋势[1][10] - 二手房市场:30个重点城市5月环比下跌12%,同比增长2%,前五月同比正增长15%;一线城市景气度高,前五月累计正增长30%;二线城市内部分化明显,整体成交量下降12%,同比持平,前五月累计增长12%;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1%,同比微降1%,累计同比正增长3%左右;二手房挂牌价与成交价愈发接近,溢价空间缩小,反映市场筑底预期[3][11][12] - 土地市场:2025年5月延续量缩价涨态势,成交规模同比下降18%,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2%,溢价率为7.2%,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现房销售政策尚未对土地市场产生显著影响[3][14] 影响因素 - 企业端:新项目推出及核心城市高端区域供应增加助力销售,部分头部企业去年在核心区域拿地多,保证今年货量供应,推动销售业绩,并通过滚雪球效应扩大优势[5] - 市场面:市场受限于低迷的新增供应,减量提质状态导致成交抑制;今年5月以改善型和高端住宅为主导,刚需占比低,主城区地块比例高,反映出核心区域有优质资源的大型房企主导市场[6] 市场展望 - 6月:房地产企业年中冲刺,营销加码及供应结构优化下,总体成交量预计稳步复苏,环比正增长,同比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延续弱修复态势,一线城市新房、二手房表现突出,大部分二线城市弱复苏[16] - 下半年:供应量不见得明显好于上半年,全年新增供应不会显著增加,九十月份可能短暂冲高,整体维持弱复苏状态,推盘积极性与五六月份差别不大[17] 特殊项目影响 - “好房子”:一线城市如广州,二线城市如成都、西安和重庆等地,改善型项目入市使市场保持热度,新规项目或第四代住宅去化率较周边其他项目显著提升,带动价格上涨,推动市场需求分流并支撑成交量[18][19] - 高总价住宅:一线城市高总价住宅供需关系稳定,高端改善型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新房市场需求充足且保值性强,二手房市场交易链条加快,高端市场热度将继续维持[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1 - 2024年各年份5月房地产市场成交情况存在差异,2022年增长8.3%,2024年增长18%左右,2023年30城5月成交环比下降5.7%;2025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改善,整体增速有限,前五月30城累计同比上涨6%,五一假期购房信心与预期未见明显提振[8] - 过去两个月典型小区样本中,超50%小区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上升,高频交易小区数量环比增加62%,表明供求双方对二手房价格判断趋向一致[12] - 2025年二手房市场溢价空间预计低位运行,保障房收储、城中村改造等政策落实改善供求关系,应关注挂牌价和成交价等可比价格[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