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家电行业 - 公司:美的集团(Midea Group)、格力电器(Gree Electric)、海尔智家(Haier Smart Hom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整体情况 - Q1表现:受国内补贴和出口提前拉动,Q1家电出货表现强劲,关键品类中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16%,冰箱和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3%和9% [1][2] - 4月趋势:4月数据显示增长放缓,但Q2空调出货量预计增长9%,出口下降1%被国内17%的增长所抵消,出口减速符合预期,确认了Q1的预关税囤货效应 [3] - 国内销售:国内销售增长主要由销量驱动,4月累计数据显示线下和线上销量分别增长20%和45%,平均售价(ASP)均有3%的适度增长,但入门级市场价格竞争加剧 [4] 公司情况 - 美的集团 - 2025年展望: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约9%,其中家电业务增长8%,B2B业务中能源解决方案和工业技术增长15%,智能建筑技术增长22%,机器人与自动化增长5%;预计毛利率(GPM)同比持平,营业利润率(OPM)因低利润率业务增长而稀释 [19][24] - 长期预测:2024 - 2029年预计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7%,盈利CAGR为9.1%;目标价为76元人民币/78港元,有3 - 5%的下行风险,维持“市场表现”评级 [6] - 格力电器 - 2025年展望:预计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6.5%,随着国家以旧换新补贴计划影响减弱,下半年营收增速将显著放缓至3.5%;预计利润率同比基本持平 [29][30] - 长期预测:2024 - 2029年预计营收增长5.1%,盈利增长5.0%;目标价从43元人民币上调至45元人民币,有3%的下行风险,维持“市场表现”评级 [31] - 海尔智家 - 2025年展望: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7.4%,其中国内增长6%,海外增长9%;预计毛利率同比略有增长,营业利润率同比提高21个基点 [34][39] - 长期预测:2024 - 2029年预计营收增长5.3%,盈利增长9.2%;目标价为28元人民币/25港元,有5 - 6%的上行潜力,维持“市场表现”评级 [3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估值方法:对美的、格力和海尔均采用目标未来十二个月市盈率(NTM P/E)倍数进行估值,根据公司的利润增长和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选择目标NTM P/E [52][53][54] - 风险因素:各公司均面临空调销量和ASP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改善不及预期等下行风险,同时也有相关指标表现优于预期的上行风险 [55][56][62] - 评级定义:Bernstein品牌和Autonomous品牌对股票的评级定义和基准不同,Bernstein品牌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指数进行评级,Autonomous品牌根据不同金融领域的指数进行评级 [57][61] - 利益冲突:Bernstein及其关联方在过去十二个月内从美的集团获得了投资银行服务补偿,并与美的集团存在投资银行客户关系 [76][77] - 合规信息:报告涉及多个地区的合规信息,包括分析师认证、各地区的分发主体、适用法规和限制等 [78][79][85][87]
中国家电第二季度展望-增长放缓,出口减速
2025-06-02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