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电池及材料:6 月生产计划表现好于预期;政策不确定性下能见度仍低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电池及材料行业、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零售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 公司: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LG化学、三星SDI、SKI、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洛阳钼业、华友钴业、格林美、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璞泰来、杉杉股份、天赐材料、新宙邦、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先导智能、杭可科技、华晨中国、东风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蓝谷、长安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敏实集团、耐世特、福耀玻璃、华域汽车、均胜电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电池生产计划表现超预期:6月电池制造商生产计划表现超预期,环比增长2%,使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超40%,上半年前六大中国电池制造商计划产量增长近60%,是2024年上半年增长率的两倍。论据为强劲的中国电动汽车需求(2025年5月增长超40%)、出口/欧盟需求(2025年4月增长25%)以及各地区强劲的ESS需求,包括美国(90天谈判期间的抢购)、欧盟、其他地区和中国 [5]。 - 全年可见度仍较低:尽管6月生产计划表现良好,但全年剩余时间的可见度仍较低。中国ESS电池出货量未受6月1日起实施的ESS强制附加政策取消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由于太阳能农场的ESS安装/出货较晚导致的抢购安装。ICCSino预计7月国内ESS电池出货量将下降20%,此外,互惠关税谈判期将于7月到期,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5]。 - 不同类型电池增长情况:LFP电池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近70%)是NCM电池(约30%)的两倍。6月LFP和NCM正极产量均环比回升,预计6月LFP正极产量将进一步环比增长,得益于中美关税休战期间海外ESS提前需求;6月NCM正极产量预计环比增长2%,此前韩国企业在4月进行了去库存 [5]。 - 锂产量虽价格低但仍环比上升:据ZE Consulting,6月中国碳酸锂产量预计环比增长2%,主要是由于停产生产线的恢复。尽管当前碳酸锂期货价格为6万元/吨,低于约7万元/吨的边际生产成本,但尚未出现生产暂停情况。对碳酸锂价格仍持谨慎态度,预计除非有有意义的矿山/精炼厂关闭(而非临时停产),否则供应过剩局面不会逆转 [5]。 - 电池和材料价格情况:2025年第二季度到目前为止,电池价格在第一季度个位数降价后保持平稳。大多数电池材料价格在第二季度出现个位数下降,而碳酸锂价格和LiPF6价格降幅较大,约为16 - 17%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趋势:提供了2024年1月至2025年4月各地区EV + PHEV月度渗透率趋势、季度渗透率趋势等详细数据,包括欧盟-5、中国、美国等地区的销售数据、渗透率变化、同比和环比增长情况等 [13][15]。 - 生产趋势总结:提供了月度和季度/半年度的生产趋势总结数据,涵盖电池制造商(总、NCM、LFP)、负极材料(璞泰来、BTR等)、电解质(天赐材料、新宙邦等)、正极材料(NCM和LFP相关企业)等不同环节的企业生产数据,包括同比和环比变化 [18][19]。 - 电池和材料价格变化:提供了2013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二季度到目前为止的电池和材料价格变化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电池(EV、消费级等)和电池材料(LFP正极、NCM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铜箔加工费等)以及原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钴、镍、LiPF6等)的价格变化百分比 [33]。 - 估值比较:对中国电池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上游原材料、中游电池材料、电池设备、下游电池制造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等)的公司进行了估值比较,包括价格、市值、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年初至今价格变化等指标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