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 - 周度行情前瞻暨个股推荐(ASCO方向)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行业 - 公司:三生制药、辉瑞、石药集团、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益民医药、万邦德、安立康、华森制药、迈普医学、海翔药业、中国抗体、全信生物、再鼎医药、巨子生物、德琪医药、嘉和生物、罗氏、强生、新诺威、泽璟制药、恒瑞医药、千红制药、安进公司、宜联生物、应恩生物、Biotech公司、赛鼎医药、德井制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大:预计2030年国内创新药市场规模将从目前的5500亿元突破至2万亿元,未来五到六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4%以上,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30%[1][8] - 国际地位提升:全球共有1840个靶点,中国覆盖41%;全球热门20个靶点中,中国覆盖80%,18个靶点占比超50%;Claudin 18.2和GPRC5D靶点覆盖率超80%;first in class数量超欧洲和日本,居全球第二[9] - 研发进展良好:在全球3212个赛道中,中国覆盖40%适应症;716项赛道中,中国研发进度排名全球第一,占比22%,美国排名第一的赛道占比为38%[10] - BD情况向好:2024 - 2025年一季度license out数量超license in;2024年license out量同比增长6%,总金额增长26%,首付款增长16%;2025年一季度license out量同比增长32%,交易总金额同比增长250%至360亿美元,首付款从3.6亿美元增至8亿美元;交易总金额55%流向美国,其次是英国、德国和瑞士等国家[1][11] 创新药板块走强原因 - 大BD项目屡创新高:海外MNC公司购买中国分子比例从2017年零增长提升至42%[1][6] - 国产创新公司扭亏:2025年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国产创新公司逐渐扭亏,预计2026年更多公司实现盈利[1][6] - 国内创新环境改善:国内创新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创新药板块发展[1][6] 各公司情况 - 信达生物:PD - 1/IL - 2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IBI363在非小细胞肺癌后线鳞癌治疗中PFS达9.3个月,结直肠癌治疗中表现良好;GLP - 1类双靶点减肥药玛仕度肽预计6月获批上市;预计今年达成重大BD交易;目前估值目标2000亿人民币,2024年新上市产品销售额预计达200亿人民币[3][14][15][19] - 石药集团:全年内生业务触底,二至四季度环比改善;确认约10亿元BDI授权收入;下半年预计有三个重大BD交易,每笔约50亿美元;Egide项目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数据优异,准备启动注册临床并申请FDA BTD资格,潜在BD交易金额至少50亿美元;市值目标提升至2000亿元[2][21][22][23] - 百济神州:6月26日研发日公布重要数据;港股市值约2000多亿港元;CDK4抑制剂产品有望替代现有疗法CEK46,年销售额超50亿美元;Raf突变信号通路抑制剂有望取代奥希替尼,年销售额超50亿美元;全年收入指引50 - 51亿美元,有望扭亏为盈[24][25] -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开发PD - 1和VEGF双抗项目,总金额60亿美元,首付款12.5亿美元;三季度可能收到首付款并完成交易;辉瑞年底至明年初启动707项目海外临床开发;目标市值1000亿港元[1][12][26] 行业趋势和投资机会 - 行业趋势:医药行业呈现量的增长和价值回归趋势,创新药领域预计2025年贯穿全年,未来三年持续看好[13] - 投资机会:港股推荐石药集团、百济神州和三生制药;A股推荐新诺威、泽璟制药和恒瑞医药;特别看好千红制药,两大创新药有望使其市值从110亿人民币增长至200亿人民币[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周医药板块市场表现:中药上涨0.6%,医药商业上涨1%,医疗器械上涨1.4%;A股涨幅前三为益民医药(上涨60%)、万邦德(上涨41%)和安立康(上涨35%),下跌前三为华森制药(下跌12%)、迈普医学(下跌9%)和海翔药业(下跌7%);恒生生物科技本周上涨4.5%,年初至今累计涨幅47.8%;港股创新药表现优于A股,涨幅前三为中国抗体(上涨43%)、全信生物(上涨28%)和再鼎医药(上涨23%),下跌前三为巨子生物(下跌16%)、德琪医药(下跌13%)和嘉和生物(下跌12%)[3][4] - 小细胞肺癌领域竞争格局及进展:主要以ABCLON类药物及CE类免疫疗法为主;安进公司C3DRS双抗Tara总生存期达13.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27%,客观缓解率35%;存在ADC和TCE两类竞争,宜联生物等公司产品显示较高ORR;德井制药C3DR L3 TCR - T疗法展现60%的ORR,三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