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长青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业务逻辑:煤价下跌使秸秆价格下降,改善成本端,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 45%;与中科系合作,为业务转型、数字化和智能化带来想象空间;全国碳市场扩容,生物质发电项目有望获 CCER,燃煤电厂因效率高获碳配额,带来业绩弹性[3] - 发展历程及业务结构:1985 年成立,2011 年上市,原主营燃气具制造,后收购发电厂,2021 年剥离燃气具业务成纯发电公司,核心收入来自供热和供电,2024 年上网电量 33 亿度,蒸汽量 700 多万吨,占营收 95%以上[2][5] - 财务数据表现:上市后收入总体增长,2021 年因剥离业务、煤价高和资产减值业绩下滑,2022 - 2023 年随煤价回落业绩恢复,2024 - 2025 年一季度因无新项目收入停滞,应收账款高,70% - 80%为可再生能源补贴[2][6] - 煤价下跌对盈利能力影响:煤价与秸秆价格联动,相关系数达 0.8,2025 年煤价跌超 20%,秸秆价降,30 兆瓦生物质发电项目每 10 元结算价下降,归母净利润提升约 1.5 个百分点[2][7] - 秸秆价格波动对生物质发电项目影响:秸秆均价约 300 元/吨,降 10 元降幅 3 - 4%,提升供给竞争力 1 个百分点,燃料成本占总成本 40%,公司业绩弹性显著增加[8] -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预期:因煤价持续下跌,预计同比和环比向好[9] - 与中科系合作情况:2024 年 12 月中科信控参股 5%股权,作价约 1.9 亿,签 12 个月不减持协议,2025 年 2 月成立合资公司中科信控大数据有限公司,中科系持股 51%,长青集团持股 49%,有智能化、数字化合作可能[3][10] - 碳交易对公司影响:燃煤发电厂因效率高节省碳配额可出售,生物质发电项目若开发成 CCER,以每吨 50 元算,可带来近 1 亿元利润弹性[3][11] - 未来发展前景:基本面改善,2025 年 EPS 上行,与中科系合作展现智能化、数字化决心,碳交易增加盈利能力,值得关注[3][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秸秆价格缺乏公开连续市场报价,煤价对秸秆价格具体影响需通过财务模型和敏感性测试测算[7]
长青集团202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