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23:30
锂金属负极产业化头部企业资深专家 20250609 摘要 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主要分为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种,负极侧普遍 采用压延法生产的锂金属片,因其成本优势和产业化前景。正极材料通 常搭配高镍三元材料,如 8 系或 9 系,以提升能量密度,或采用无负极 设计进一步提高性能。 锂金属固态电池产业化挑战在于实现锂金属沉积与溶解以提升循环寿命, 需添加液体润湿极片和界面,但液体消耗会导致极化增加和循环性能下 降。创新方向包括发展耐高压溶剂如酰胺类溶剂,与锂盐形成稳定结构。 锂金属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不同,高倍率充电时,锂金属沉积速 度快,导致结构不均匀,消耗润湿界面的电解液,引发副反应,损失活 性物质,并可能形成树枝状晶体,刺破隔膜或固态电解质,引发短路。 宁德时代无负极技术旨在提升能量密度,但牺牲循环性能。通过在铜箔 上沉积锌片实现更高能量密度,但缺乏补铝剂维持循环稳定性。铝箔或 铜箔的亲和能差异影响最终性能表现,能量密度提升有限。 锂金属在铜上沉积时,沉积层粗糙多孔,增加副反应。行业内采用界面 改性,如增加合金层诱导离子均匀沉积,改善连接粘结力。使用铜箔集 流体可以使沉积层更加均匀,从而减少副反应。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