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美贸易、房地产、稀土、股票市场、IT、消费 - 公司:华润置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美贸易 - 贸易谈判:中美领导人通话后市场反应乐观,但双方目标错配,美国侧重战术性贸易协议,中国希望涵盖更广泛领域,谈判或仅为战术性,难达全面共识[2][4] - 美国经济:消费者短期表现稳健,但关税影响下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意愿将受拖累,劳动力市场增速放缓和移民净流入下降,名义消费增速将从 5.5%降至年底 3.9%左右;美元预计贬值接近 9%,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增加[2][5][7] - 中国经济:二季度实际 GDP 增速维持在 4.8%左右,主要依靠抢出口和财政前置,通缩压力仍存,预计全年名义 GDP 增速 3.8%,下半年经济可能进一步放缓,需更实质性政策转向;社会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高于美国,但补贴效应减弱后将面临压力[2][10][12] 房地产行业 - 华润置地:从传统住宅开发商转型为住宅和商业并重的地产运营商,通过资产管理者模式和资本市场加持,有望提高利润和股息表现,实现可持续增长;预计未来 3 - 5 年分拆潜在商场资产回收约 290 亿现金,2040 年前资产规模增加 90%;2030 年和 2040 年经营净利润分别达目前 1.6 倍和 2.5 倍;股息率从 2030 年起超 8%[3][34][35][36][38][39] - 市场现状:四月和五月成交量加速下跌,房价持续环比下降,预计六月新房销售同比下降速度扩大,二手房挂牌量持续走高,全年全国二手房房价可能下降 4% - 5%;预计 2026 年四季度或 2027 年一季度市场触底回稳[41][42] 稀土领域 - 战略调整:采取严打走私、引入出口许可制度等多项措施,旨在应对美国科技限制,建立规则并积累战略威慑力[28] - 管控原因:美国加大对中国科技限制,西方国家稀土替代进展缓慢,中国巩固了全球大部分稀土精炼和永磁产能,且贸易争端动摇全球供应链和投资信心[29] - 产业链重塑挑战:其他国家建设替代能力进展缓慢,中国控制了大部分产能,短期内难以减少对中国依赖[30][31] 股票市场 - 中国股票资产配置: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配置意愿逐渐增强,原因包括中国结构性改善、投资回报率触底反弹、新兴科技领域竞争力提升以及美元整体走弱[2][20] - A 股和港股表现差异:行业布局、通缩压力、汇率预期等因素导致 A 股和港股表现差异显著;A 股有国家队支持,港股受南下资金推动,今年港股 IPO 活动活跃[22][23] - 民生中国指数: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通信服务、可选消费、房地产、信息技术等板块表现突出[25] - IT 板块:整体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 A 股市场低迷,但人工智能及相关子板块表现亮眼[26] 消费领域 - 中国消费:社会零售总额名义增长接近 5%,高于美国,但补贴效应减弱后面临压力;内需萎靡,消费品增速低位徘徊,物价数据显示通缩;端午节人均旅游消费下滑[2][10][13][16] - 政策反思:部分省份暂停旧换新补贴,反映出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和对消费刺激政策的反思[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内需在以旧换新政策无法覆盖的领域,消费品增速徘徊在 2% - 3%的低位,车企价格战显示企业内卷持续,五月物价数据显示 CPI 同比维持在 - 0.1%,PPI 同比跌至 22 个月以来的新低 - 3.3%[13] - 居民与企业贷款增速差异反映出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投资仍集中在产能过剩较轻行业,整体投资增速高于 GDP 增速,负产出缺口持续存在[18] - 预计今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中央可能增加一两千亿以旧换新补贴,并扩展到耐用品之外其他商品甚至日用品,各地第二批资金拨付后以旧换新优惠将继续实施[14][15] - 投资者担忧中国宏观经济通缩问题可能持续到 2027 年,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人工智能、高科技等板块和主题投资机会[24]
大摩宏观闭门会议-纪要
2025-06-09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