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对等关税暂缓期,国际品牌表述与供应链梳理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纺织服装行业 - 公司:申洲国际、开润股份、华立集团、Puma、阿迪达斯、Decathlon、安德玛、伟星股份、台华新材、如意集团、健盛股份、巨阳集团、九星控股、来益、VF、露露、雅马哈、昂跑、鲁泰纺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关税对纺织产业链的影响:关税政策使纺织产业链成本增加、利润受冲击,各品牌转嫁成本能力有限致自身利润受较大影响,可能打破供需平衡,使微利尾部企业出清,造成短期供给紧缺[3] - 美业务敞口小且竞争力高的制造公司盈利情况:短期盈利冲击小,中长期若供需平衡重建,龙头企业有望扩张市场份额[4] - 东南亚国家对美国运动鞋服进口关税政策的影响:越南和柬埔寨是美国运动鞋服主要进口国,预计加征非常高关税可能性小,假设中国加征30%、东南亚加征10%时最终影响可控[5] - 国际品牌对关税问题的关注点:美国市场占比不同影响不同,采购比例大部分来自东南亚、中国采购比例低,各品牌有应急和长期应对措施[6] - 品牌应对关税的措施:提价转嫁成本、供应链多元化分布、新建全球化产能布局,这些措施使龙头供应商更具优势[7] - 供应链策略对鞋服行业的影响:鞋服行业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共担成本应对关税,供应商最多承担5%关税,其余由品牌涨价传导,会使行业份额向头部集中[8] - 不同国际品牌应对关税压力的差异:美国业务占比低且产品溢价高的品牌通过非美业务增长或提升溢价平衡风险,美国市场占比大的品牌毛利率承压[9] - 净利率高的公司应对关税影响的方式:申洲国际、如意集团、华立集团等净利率超10%的公司,能与品牌谈判获更多订单抵消部分关税影响[11] - 投资建议:关注申洲国际、华立集团等净利率领先且美国市场敞口低的企业,以及伟星股份、台华新材、开润股份等优质企业[2][12][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服装制造业产能分布及风险敞口:华立集团全部产能在海外,大部分在越南,2025年印尼工厂大量投产,多米尼加产能未运作;申洲国际中国、越南、柬埔寨产能占比4:3:2,中国境内产能仅供国内销售;开润股份收购佳乐后有80%印尼稀缺产能,印尼关税风险低;对美收入20%以下且内销比例大的公司有申洲国际、健盛股份、开润股份、鲁泰纺织,东南亚鞋子代工企业美国收入占比超4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