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CRO行业中的实验猴市场 主要涉及食蟹猴和猕猴两种实验用猴[1] * 公司层面未明确提及具体上市公司名称 但提到国内主要养殖单位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份[16] 核心数据与供需分析 * 存栏量变化:2022-2024年国内实验猴总存栏量从20.24万只增至22.21万只 其中食蟹猴占比超80% 从17.9万只(2022)增至18.71万只(2024) 猕猴数量波动较大 从2.2万只(2022)增至3.7万只(2023)后降至3.5万只(2024)[1][4] * 繁殖种群:国内繁殖种群数量从8.67万只(2022)增至9.12万只(2024) 食蟹猴为主要增长点 年均增约3000只 猕猴种猴量不足1万只[4] * 商品猴存栏:2022年8.2万只→2023年8.7万只→2024年8.5万只 受实验使用量波动影响[7] * 婴猴数量:一岁以下婴猴数量逐年增长 从2.8万只(2022)增至3.1万只(2024) 食蟹猴出生数从2.5万只(2022)增至2.8万只(2024)[8] * 销量波动:2022年2.26万只→2023年骤降至1.8万只→2024年回升至3.2万只 食蟹猴占比超85%[9][10] 价格动态 * 历史波动:食蟹猴价格从2014年660元/只飙升至2022年20万元/只峰值 2023年急降至10万元/只 当前稳定在8-9万元区间[12][42] * 影响因素:供需紧张(国内缺口约1万只)、政策限制(引种禁令)、国际竞争(美国转向柬埔寨采购)[15][21][42] 生物学特性与替代性 * 食蟹猴特性:性成熟晚(母猴3岁+ 公猴4-5岁) 生育周期长(年产1胎) 繁殖率随年龄下降(12岁以上出生率<50%)[3][11] * 替代局限:猕猴存栏仅1万只/年繁育3000只 无法替代食蟹猴(需全年繁育能力)[26] 国际供应链 * 主要产地:柬埔寨(原产食蟹猴)、毛里求斯(质量最优)、越南/老挝(受限) 美国2020年后转向柬埔寨采购(年1.8万只)但2024年中断[13][14][20] * 贸易禁令:中国禁止出口养殖猴 老挝被CITES禁止所有陆生动物贸易 柬埔寨2023年限制出口[15][18][40] 行业壁垒与挑战 * 政策壁垒:驯养繁殖许可证获取难 进境隔离标准严格(3公里无居民)[31][36] * 扩产困难:种猴培育周期长(3-4年无产出) 老龄化严重(12岁以上食蟹猴占比最高)[11][30][34] * 成本压力:国内引种成本近1万美元/只 养殖场因违规罚款数亿元案例存在[41] 需求驱动 * 增量来源:创新药/大分子药研发(必须使用实验猴) 中药政策推动潜在需求[23] * 中美差异:中国CRO公司实验猴用量从200只/年(2010)增至数千只/年[21] 风险提示 * 合规风险:非法销售案例频发(广西数十家企业被查)[43] * 国际风险:美国FDA严格检查东南亚供应源 政治因素影响贸易[20][42] 未来展望 * 价格预测:短期(3年)稳定8-9万元/只 长期或降至4-5万元但难回历史低位[42] * 供应瓶颈:国内年存栏增速仅1-2% 供需紧张将持续[33] * 国际格局:毛里求斯或成最大供应地 柬埔寨存栏增量潜力待释放[35][39]
CRO行业景气度跟踪 - 实验猴市场供需分析
2025-06-11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