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策略对话医药:当前是医药配置的好时机吗?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包含创新药、仿制药、GLP - 1类减肥药、化学试剂和原料、医疗设备、AI医疗、医疗服务、医药消费等细分领域 - 公司:艾力斯、特宝生物、药明康德、凯莱英、百济神州、传奇生物、迈瑞、成都先导、红博医药、药石科技、泰格、诺思格、中国生物、恒瑞、翰森、先声、石药、信立泰、海思科、爱尔眼科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层面 - 创新药支持力度加大:自2016年起国家开展审评改革,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支持创新药,各省份出台配套政策,体现国家战略重视[3] - 药品集采政策优化:从2018年“4 + 7”集采到2024年底第十批集采,2025年2月国务院和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集采,存量仿制药政策向好[3][4] - 医疗反腐常态化:2023年七八月份开始,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和3月相关文件标志医药板块确立政策底[4] 创新药方面 - 估值中枢上移:国家支持和产业链创新趋势使市场对创新药企增长潜力预期提高,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定价逻辑转变[5] - 临床价值与定价匹配:创新药高定价应与临床价值匹配,支持商业化和合规化,医药板块估值基于快速放量创新药预期,如艾力斯和特宝生物[7] - 估值与临床进展:整体合理但部分细分领域未充分定价,国内潜力品种估值未反映真实价值,行业趋势向上,下半年关注第11批集采、医保谈判、商保目录出台[7] GLP - 1类减肥药 - 全球市场前景好:市场规模预期超2000亿美元,司美格鲁肽成全球销售额最高药物,产业链机会大[1][8] - 国内公司有优势:国内公司在GLP - 1受体激动剂领域有话语权,口服GLP - 1受体激动剂减肥药产业链被低估,相关公司业绩可期[9] 化学试剂和原料 - 生产需求大:药物合成需大量化学试剂和原料,地缘政治波动提供投资龙头公司机会,未来3至5年业绩确定且估值清晰[10] 国产替代 - 设备和试剂:质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及高端化学试剂国产替代提供机会,相关公司业绩增长或在2026年或2027年加速[2][11] 创新药销售与业绩 - 业绩未达峰值:新批上市创新药多处于放量起始阶段,关注适应症市场空间,业绩增长或在2026年或2027年加速,有不确定性和机遇[12] 资金配置 - 重点配置创新药:产业趋势上重点配置创新药及其产业链,科研服务公司有提升空间,医疗设备领域创新器械或出海龙头公司有机会[13] - AI医疗领域:AI加医疗在早期样本筛选提高效率,但药物开发全流程仍需完整实验,当前估值未透支,有产业机会[13][14] 企业转型 - 传统药企转型存疑:传统药企通过BD引进早期管线可实现估值修复,但转型为新型制药公司面临挑战,需综合评估[14] - 仿制到创新转型:制药企业有现金储备和战略布局,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转型关键在于管理层魄力[15] 消费市场 - 关注细分领域:建议关注眼科、牙科、医美等有品牌溢价和黄金赛道优势的细分方向,自费市场有潜力,估值修复需宏观经济改善[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药行业特性:刚性需求强,各细分领域消费持续增长,如爱尔眼科保持增长和盈利[16][17] - 里程碑事件:第11批集采大概率下半年落地、医保谈判可能提前、商保目录出台将影响市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