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出口、周期性行业、制造业、大金融板块(保险、国有银行、城商行) 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元贬值具有确定性 - 长期:全球化格局变化使美国垄断地位瓦解,资本因美国债务规模大、超额利润回流机制破坏不再集中流入美元、美债和美股,美元吸引力下降[2] - 中期: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周期脱钩,顺周期财政政策使美国经济走强、非美经济体走弱,美债更多国内消化,货币体系出现问题,导致美元贬值[2][3] 2. 美国近期政策调整维持经济韧性但面临通胀压力 - 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居民转移支付近20%,对冲关税政策影响,增强消费韧性 - 美联储扭转操作增持长期国债,减少短期国债发行,可能导致通胀难以下降,面临持续通胀压力[4] 3. 美联储信用坍塌及影响 - 原因:未能有效控制通胀,政策目标变化导致信用逐渐崩塌,反映为美元信用崩塌 - 影响:美国需发行更多债务由美联储购买,削弱美元价值,美元进入长期贬值周期,破坏全球化循环,改变资本流转格局[5] 4. 看好出口和周期性行业 - 美国不衰退消费需求强劲,贸易逆差将回归正常,非美经济体表现将更强劲 -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部分货币贬值,为中国创造出口环境和经济复苏窗口期,打开政策空间 - 全球制造业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供给侧改善增强制造业通胀趋势,中国出口将超预期增长[6][7] 5. 美国再工业化影响 - 产能投放慢,需持续进口资本品、消费品及中间品 - 美联储量化宽松鼓励资本支出,预计美国资本品进口超预期增长,利好中国出口,推动铜、油等商品价格上涨[9][10] 6. 中国市场供需格局改善 - 供给提升,中下游制造业量价利齐升,产能利用率系统性见底 - 外部需求良好,人民币升值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汇率结构变化对出口有积极影响[11] 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目前被动升值,价格扭转后进入主动升值阶段,升值速度加快 - 推动资产价格上涨、刺激消费,对出口有正向驱动作用,看好港股和A股[12] 8. 看好中国核心资产风格和大金融板块 - 人民币升值对保险公司友好,中国经济总量相对偏弱但盈利相对偏强,呈现估值和盈利双升宏观特征 - 复苏可能依赖海外资本回流,非成长型行业头部化趋势更明显[13] 9. 基础资产配置 - 包括港股核心资产、大金融板块以及金铜组合,目前主要增配大金融板块 - 中国市场定价模式转向低波动策略,交易特征变化[14] 10. 出口前景及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 出口前景可能超预期,假设美国不衰退,经济稳定即可支持出口,通胀可能带来超额回报 - 美国衰退可能性较小,市场相对均衡[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球化瓦解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更自主,加速内需扩张,对非美经济体形成正向驱动,如欧洲因欧元强势增强债务扩张能力、加速与美国脱钩[8] - 中国工业数据特征反映核心资产风格,包括人力资产复苏方向,支持看好未来出口前景[10]
美元贬值具有确定性,看好出口和周期
2025-06-11 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