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Robotaxi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Waymo、小马智行、特斯拉、百度、滴滴、Cruise、广汽埃安、Uber、极氪、捷豹、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耐世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Robotaxi发展前景广阔:作为L4级以上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终极模式,虽面临安全性和价格担忧,但技术成熟和规模效应有望降低成本,通过监控和运营手段保障安全 可带动出行市场新增量,预计2030年国内市场创收可达2600亿美元,渗透率至少10% [1][2][3] - 中美处于领先地位:中美两国已在多个城市限定区域内开展无人驾驶收费运营,中国起步虽晚但商业化速度较快,参与者更多,运营面积也在迅速扩大 [1][3][5] - 主要厂商进展显著 - Waymo:不断升级技术,在旧金山网约车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订单市占率已达20%,接近Lyft,车队规模达1500辆,总付费出行次数超过1000万次 [1][3] - 小马智行:与广汽埃安合作的新车型成本大幅下降70%,运营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一季度收入同比增加200%,计划年底实现1000辆上路,并已在韩国首尔开启路测 还与Uber、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达成战略合作 [1][3][4][6] - 特斯拉:宣布将在2025年6月22日正式上线Robotaxi,其纯视觉技术的可行性及大幅降本潜力备受关注 [2][8] - 政策推动商业化进程 - 中国:武汉、北京、深圳等地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国内L3级以上自动驾驶上路,并逐步从B端拓展至C端 [7] -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布Robotaxi政策框架,取消部署上限要求,规定企业提交运营数据和引入安全审查 [7] - 英国:推出自动驾驶汽车法案,划分责任主体,有望未来两年实现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上路 [7] - 中东地区:积极制定交通管理战略,加速智能交通计划落地,如沙特计划到2030年实现15%的公共交通车辆自动驾驶 [7] - 汽车板块智能化趋势明显:2025年汽车板块主线是智能化,特斯拉RoboTaxi上线有望带动智能化主题发酵,RoboTaxi商业化加速可能使相关增量零部件放量,提升国内城市智驾渗透率 [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推荐标的:整车方面优先推荐小鹏汽车,关注特斯拉、理想汽车、小马智行 零部件方面关注耐世特 [10]
全球主要Robotaxi运营商情况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