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之光持续高景气下的光芯片投资机会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光通信产业链、光芯片行业 - 公司:新易盛、天孚科技、沪电、旭创、仕佳光子、博创科技、太辰光、德科立、源杰、腾景科技、建桥、中天、Broadcom、Finisar、索尼、Lumentum、住友电工、Beonic、菲尼萨、华为、源杰半导体、长光华芯、光库科技、云鲸科技、中国华星、迅杰、世纪、永鼎股份、光迅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I光通信产业链市场行情 - 观点:2025年市场相比过去两年显著改善,AI板块4月暴跌后资金出清,6月底科技基金等增量资金入场,预计更多资金流入AI领域[1][2] - 论据:过去黄金、有色、机械、汽车、消费创新药和红利板块表现良好,AI板块1 - 3月火爆,4月暴跌后资金出清,路演反馈很多资金未配置到该方向 2. 海外市场对AI科技方向风险评估 - 观点:当前海外市场对AI科技方向风险评估大幅降低,是良好投资机会[1][3][4] - 论据:2025年一线和二线标的业绩全面共振爆发,4月关税、算力通缩等因素已充分交易,北美相关标的业绩和未来指引大多符合甚至超预期,美股中博通、思科、安费诺等AI算力标的持续走高 3. 光模块市场需求 - 观点:光模块市场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5][6][7] - 论据:2025年400G产品总需求约2000万只,800G需求接近2000万只,2026年800G超3000万只,由非英伟达和谷歌客户推动;下半年GB200和GB300放量及明年爆发式增长推动1.6T产品发展 4. 英伟达出货情况及对行业影响 - 观点:英伟达出货增长带动1.6T光模块需求,拉动行业增速[8][9] - 论据:2025年二季度GB200机架出货量预计达5000架,单月交付量升至2500架,2026年机架数量或达5万架,对应约350万张A系列卡,1.6T光模块需求达500万支;考虑谷歌及其他客户放量,800G和1.6T光模块总需求可达600万支,对行业增速保守估计30%,乐观估计50% 5. 部分公司发展前景 - 新易盛:预计2025年市值创新高,目标1200 - 1500亿,基于环比增长爆发性强劲和订单指引明确带来估值切换行情[10] - 天孚科技:受益于CPU长逻辑及英伟达1.6T放量,2026年利润或达30亿甚至更高,目标市值乐观[10] - 沪电:交换机PCB业务占据主要利润来源,受益于新产能释放及大客户订单,估值相对便宜,有望持续走出新高行情[3][10][12] - 旭创:目前预期较低,但800G和1.6T硅光比例快速提升,2025年三季度盈利能力改善明显[11] 6. 二三线标的公司情况 - 观点:过去两年业绩未很好释放,今年部分公司表现出色,未来需关注特定产业链[14][15] - 论据:过去超一半业务来自国内市场及电信运营商市场受拖累,大客户导入突破需时间;2025年仕佳光子、博创科技等表现出色,需重视思科价值链、XAI产业链以及Meta产业链 7. 光芯片行业前景 - 观点:光芯片在AI应用中前景广阔,具备稀缺性,未来增长空间大[16] - 论据:400G、800G和1.6T技术全面放量,光芯片供需格局紧张,海外市场突破和国内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8. 光通信领域关注方向 - 观点:光模块、光芯片、MPO光纤连接器以及DCI值得关注[17] - 论据:这四个方向展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9. 光芯片市场空间及需求 - 观点:光芯片市场空间巨大,数通市场需求增长[19][20] - 论据:应用范围广泛,通信应用成最大领域,数通市场规模预计超百亿,2026年达150亿左右;2026年800G技术增量预估超50%,1.6T技术预计增长100% - 200% 10. 海外与国内厂商发展现状 - 观点:数通领域供不应求状态将持续至2026年,中国厂商有发展机会[22] - 论据:海外厂商如Lumentum、Coherent Corp等和中国厂商如旭创、新易盛都反映供不应求;中国厂商在全球数通市场占比60%,但光芯片厂几乎未占据海外份额 11. 技术方向对商业模式影响 - 观点:技术方向决定商业模式发展,新材料和技术推动行业进步[23] - 论据:高速率场景以磷化铟、多模VCSEL为主,长距离与高速场景以EML与硅光方案为主,未来1.6T及3.2T产品主要采用EML硅光加薄膜铌酸锂方案 12. 硅光和薄膜铌酸锂技术影响 - 观点:硅光和薄膜铌酸锂技术发展会影响现有光芯片产品形式,但不会完全替代[24] - 论据:新技术仍需光源,对CW光源需求旺盛,CW光源通常是磷化铟产品,磷化铟厂商市场空间大 13. 高端VCSEL和EML产品竞争情况 - 观点:海外厂商在高端产品领域占主导,中国厂商在部分产品有参与但存在差距[26] - 论据:海外厂商如Broadcom、Finisar等主导高端VCSEL和EML产品市场,中国厂商主要参与50G及以下VCSEL产品,800G无法批量生产,100G EML基本由住友电工等四家供应 14. 海外厂商扩产动向 - 观点:海外厂商扩产但市场仍供不应求,机会巨大[27] - 论据:Lumentum计划连续扩产两次,每次40%,菲尼萨计划扩产三倍,但旭创、新盛等公司仍表示芯片供不应求 15. 光芯片行业产品及市场规模 - 观点:光芯片行业有源和无源产品基于晶圆技术,各有特点[28] - 论据:有源产品主要指激光器和探测器,技术壁垒有差异;无源芯片通过晶圆技术制造,以组件形式出货 16. 挑选光芯片厂商关键因素 - 观点:挑选优秀光芯片厂商需关注高端产品能力与良率控制[29] - 论据:高端产品能力决定高附加值收入,IDM模式衡量综合实力,每道工序良率控制好可摊薄成本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光芯片公司具体情况 - 源杰科技:国内首家在海外有产能布局,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美国工厂释放产能;传统从事宽带业务,2024年四季度数通业务显著增长,2025年二季度签约6000多万订单,下半年增速更快;提供CW光源产品,下半年可能推出100毫瓦CW产品用于1.6T模块,研发CPO和OIO产品[32] - 仕佳光子:核心业务包括无源芯片及MPU连接器;2025年AWG与MPU放量速度极快,一季度超出市场预期,AWG一季度满产且超设计产能,利润率快速提升,二季度新增产能爬坡,年底预计相比去年增长80% - 100%;MPO光纤连接器2025年产能充分发挥,预计整体收入规模快速增长,一季度接近1亿,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产能释放利润率可能提升[33][34][36] - 云鲸科技:CWG光源和100G EML、CR光源产品送样很久,预计CR光源2025年产生收入但规模不确定,100G产品开始逐步送样,有望获得龙头公司订单[37][38] - 中国华星:以砷化镓为主业,用于高功率工业应用,2025年一季度竞争趋缓,预计全年增长30 - 40%;涉及特殊行业和光通信领域,订单表现良好;为车载激光雷达提供WECSEL光芯片,与华为等合作,2025年激光雷达业务预计贡献几千万增量收入,消费电子业务也有所增长,有望扭亏为盈[39][40] 2. AWG技术优势:AWG技术过去插入损耗高、传输距离有限,使用氮化镓衬底解决插入损耗问题,2024年三季度开始逐步放量,成为收入主要来源,相比滤波片方案成本更低、封装难度降低[35] 3. 提升光芯片良率方法:提升光芯片良率关键在于技术能力,国内厂商逐步提升技术水平,通过优化工艺和技术方案可提高良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