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东局势动荡对资产价格有何影响?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未提及具体公司,涉及出口行业、资源品行业、运输业、军工行业、电子行业、医药生物行业、计算机行业、汽车行业、公用事业、银行业、家电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出口现状与展望 - 5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4.8%,增速较4月回落3.3个百分点,若按工作日调整后计算,出口同比增速可达15.8%,主要因去年5月基数较高且今年5月工作日减少 [2]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美国暂时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降至10%,部分前期积压订单逐渐释放 [2] - 5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回落至49.6%,全球贸易需求放缓,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降至负34.5%,对欧盟和非洲出口增速分别上升至14.8%和33.3% [1][2] - 高新技术产品和装备制造业出口表现强劲,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负增长,集成电路出口未受关税影响 [1][2] - 5月进口同比增速为负3.4%,较4月回落明显,主要由于国内房地产销售和投资需求尚未起稳,以及海外需求放缓影响了部分原材料进口,但稳增长和促消费政策使部分产品进口同比增速维持在高位 [3] - 短期来看,6月出口增速有望维持高位,中美日内瓦会议后的新订单预计会在6月数据中体现;长期来看,全年出口可能承压但保持一定韧性,我国多元化市场战略有望对冲美国关税负面影响 [1][3] - 中东局势对资产价格和市场的影响 - 中东局势动荡对全球资产价格及政治生态有明显影响,但对国内市场影响相对有限,需关注短期波动及长期结构性变化 [4][5] - 历史数据显示,中东冲突对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影响有限,短期市场呈窄幅震荡,中长期市场平均走势保持震荡,有时会阶段性上行 [6] - 短期内,中东局势对各行业影响不显著;中长期来看,若冲突持续,资源品和运输业红利板块可能受益,风险偏好回落将使公用事业、银行、家电等红利板块表现较好 [7] - 短期内,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冲突不太可能成为市场主线;若持续3个月左右,部分资源品及风险偏好较低的红利板块可能受正面影响,指数未来将处于整固状态 [8] - 信贷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及相关问题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200亿元,比4月多增3400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增3300亿元,主要因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置换和有效需求弱化 [9] - 过去应对外部冲击时,通过综合政策施策,信贷投资可能增加,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理论上可撬动大量信贷资金,无需担忧未来信贷增长 [10][11] - 信贷增长并非越高越好,过低利率会削弱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滋生资金沉淀和空转套息行为,当前经济转型,不适宜过度追求高信贷增长 [12] - 市场交易特征及风格展望 - 4月以来,市场表现相对稳定,大部分周期呈反转特征,小盘股指数创新高,大市值和小市值领域表现强势,本周盈利因子及残差波动率表现较好,小市值风格占优 [13] - 今年以来PB - ROE选股组合及定向增发组合表现良好,但机构调研及大宗交易组合本周呈负超额收益 [13] - 目前市场资金未形成方向共识,存在缩量现象,热点板块创新高困难,指数跨越前期高点需资金合力和量能持续放量,预计市场保持震荡前行格局 [13] - 小市值与反转特征持续时间较长,未来一两周内可能出现从极小市值切换至大市值主导的时机 [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6万亿元,比2019年多增2.8万亿元;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比2021年多增1.4万亿元 [10] - 2022年6月29日国常会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到10月底已投放7400亿,相当于每月平均投放2000亿作为资本金,按20%资本金计算可撬动大量信贷资金 [11] - 每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理论上可以撬动2万亿的信贷资金 [11] - 2025年GDP目标为5%左右,CPI目标为2%左右,大行现有7.5%左右的信贷增速已较满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