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超导材料分类与技术路线 - 超导材料分为低温超导(临界温度<25K,如铌钛合金)和高温超导(临界温度≥25K,如铋锶钙铜氧系)[2] - 按磁场响应分为第一类(单一临界磁场)和第二类(双临界磁场)超导体[2] - 高温超导带材多层结构包括金属基带、缓冲层、超导层和保护层[7] - 制备工艺包括IBAD、PVD(平整薄膜)、CVD等[7] 2 超导材料制备工艺与优缺点 - 超导层制备方法: - PLD法:薄膜密度高但设备昂贵[8] - MOCVD法:大面积均匀但原料成本高[8][9] - MOD法:原料利用率高但技术难度大[9] - 国内外企业技术路线差异: - 上海超导/胜驰科技:PLD工艺[10] - 东布超导/Superpower:MOCVD路线[10] - 上创超导/美国超导:MOD技术[10] 3 核聚变领域应用 - ITER项目磁体投资占比28%,EAST项目磁体投资数十亿元[11] - 低温超导用于ITER磁体系统(18个环向场线圈等)[11] - 高温超导应用于Spark项目(全高温超导路线)[11][13] - 高温超导可提升磁场强度,降低核聚变装置成本[13] 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核聚变行业加速发展,实验堆/示范堆规划启动[12] - 试验堆投资进度约10%,下半年招标将展开[12] - 超导材料工序紧张,需求端持续提升[12][14] - 国内企业总产能7,000公里,良率限制实际产量[3][15] 5 主要企业动态 - 上海超导: - 2025年产量4,000公里,计划2027年扩产至4倍[16] - 市场份额领先,良率行业前列[16] - 东部超导: - MOCVD工艺优势,永鼎控股稀缺标的[17] - 西部超导: - 低温磁体龙头,扩展高性能磁体业务[18] - 联创光电: - 主导星火1号项目,先发工艺积累优势[18][19] 6 供需与市场机会 - 星火1号项目需求1.5万-2万公里,供需紧张[3][15] - 关注企业: - 金达股份/永林股份/西部超导:订单潜力大[3][19] - 国光电器/安泰科技:设备及组件环节龙头[19] 7 技术发展前景 - 高温超导渗透率提升,未来技术趋势[6] - 需突破规模化制备瓶颈,降低成本[4][6] - 室温超导尚未跨越应用门槛[5]
超导材料:供需紧张,核聚变加速的重要驱动
2025-06-16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