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6月下旬关注什么策略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 债券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利率走势及影响因素 - 利率下行因素:资金利率宽松或降息预期,央行已两次买断式逆回购稳定市场预期,资金预计平稳跨进 7 月初,二季度已降息 10 个基点,全年经济需宽货币支持,下半年或三季度有进一步降息可能;大行在二级市场大量买入短债或预示央行重启买债操作,会导致利率下行[1][3]。 - 利率上行因素:后面两周存单到期量较大,但央行预期管理良好,对整体利率影响不明显;中美谈判结果向好可能提高市场风险偏好,影响幅度预计 2 - 3 个基点[4][5]。 - 利率下行空间评估:若央行重启买债,短端国债可能向 1.1%运行,10 年期国债可能突破 1.6%并向 1.5%靠拢,但具体能否达到还需观察市场交易强跑情况和最低点位[6]。 全年经济和货币政策预测 全年经济需宽货币支持,2025 年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央行可能进一步降息;政府国债供给压力较大,全年存在央行动作期待,如重启买入国债投放基础货币以应对供给压力并稳定市场预期[1][8]。 投资策略 - 未来两三个月:债券利率下行概率较高,建议采取偏多思路;若预期央行买债,3 到 5 年子弹型债券更具优势;若无此预期,采取震荡偏强策略,偏好票息或利差压缩[1][9]。 - 组合策略:当前收益率曲线形态较平坦,子弹型和哑铃型组合套息区别不大,一般推荐哑铃型,若有曲线形态变化子弹型更具优势;资金利率未来可能下行时,6 月底 7 月初建议持有长久期信用债[10][11]。 - 不同仓位决策:久期不高且 6 月初行情踏空的组合,小调整时加仓,根据是否认可央行买债逻辑选择哑铃型或 3 到 5 年子弹型;久期较高且已获利的组合,根据是否交易央行买债预期决定是否继续持有或调整仓位[12]。 - 票息或利差压缩策略:长信用、长久期信用债持有确定性较高,债市偏震荡时可拿部分仓位持有;不宜选 10 年国债和短信用产品,建议关注长久期信用产品[13]。 - 策略转换:不建议将已盈利的哑铃型策略转换为子弹型策略,可考虑短信用加长利率和少量长信用组合,适当增加长信用[14]。 各类债券选择 - 长信用策略:逻辑稳健,震荡偏强,有信用利差压缩空间,建议选择流动性好、成交量高的个券,如 8 年期中票及 6 年和 10 年期二级资本债[15]。 - 地方债:地方债与国债利差可能不再进一步压缩,三季度交易属性可能下降,配置可不关注节奏,交易建议 6 月底至 7 月初适当减少仓位[16][17]。 - 国开行及国开贴现券:国开行 210 存量规模高、定价合理可交易;若 215 发行后收益率比 210 低 3 - 4 个基点以上,可考虑持有 210;250,011 存量规模达 340 亿左右,下次新十年国开发行前可继续交易[18]。 - 国债:十年期国债 250,011 可短时间交易,但赔率有限;九年左右期限如 2,411 和 2,417 风险收益比好;30 年期国债如 2,323 和 2,522 利差约 5 个基点可考虑[19]。 - 活跃券:10 年国开债和 30 年国债活跃券赔率合理、流动性良好可交易,但需关注换券预期和流动性溢价变化[21]。 - 长端和中短端利率债:长端 20 年和 30 年老国债赔率好可作底仓;中短端加久期可尝试 4 年左右利率债;怀疑央行买债逻辑可采用哑铃型久期策略[22][23]。 - 浮息债与固息债:浮息债定价合理,但未来短端利率下行时未必跑赢固息,普通货币基金或普通债基不太建议选浮息,货币基金一级发行时可积极参与[24]。 - 国债期货:目前价格偏贵但有对冲价值,组合偏向票息可做空对应期限国债期货获取票息收益;6 月可考虑买入两年或五年国债期货,如 2,512 合约[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财政部计划 7 月 14 日和 8 月 22 日发行 30 年特别国债,发行频率低且时间间隔短,新券可能不会成为主力券,2,323 与 25 特 2 的利差短期内维持现状,七月中旬可能因换券预期交易略微压缩[20]。 - 活跃券赔率常变化,投资者可关注每周汇报了解最新情况[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