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创新药板块 - 公司:信达生物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港股创新药板块 - 近期表现亮眼原因:过去几年受集采、医保谈判和宏观流动性收紧影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近一两年供给端、需求端和政策端变化,行业出现底部拐点;ASCO 会议发布国内创新药公司重磅数据,验证全球竞争力;行业 license out 浪潮持续,大规模交易引发投资者对 BD 交易关注[3] - 未来行情演绎:板块已反弹,股票估值上涨,但因药企盈利增长快,估值涨幅不大;港股通估值处于近十年 30%-33%历史分位,中长期具重估潜力;持续推荐恒瑞医药、翰森制药、三生石药等及信达科伦、百济神州、英恩医药等具强海外预期公司[2][5] 信达生物 - 营收表现:2024 年收入超 82 亿元,同比增长 40%;Q4 产品收入超 20 亿元,同比增长 25%[2][6] - 被持续推荐原因:营收优异,增长确定性高;最大单品 PD - 1 信迪利单抗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望保持中高双位数增长;具备领先商业化销售能力,管线有多个已上市或即将上市重磅单品,单品峰值可观[6] - 未来发展前景:一到两年内预计商业化 14 款产品,多个品种进入 NDA NMPA 评审或关键临床研究;2025 年 IGF - 1R、多肽 I23P19 等上市带来收入增量,有望实现 EBITDA 盈亏平衡,2027 年国内产品营收达 200 亿元;生物类似药集采推进慢,影响温和,悲观情况下也能稳定增长[2][7] - 估值角度发展潜力:2027 年 200 亿元非峰值,国内已进入三期临床产品峰值可达 300 亿元,以三倍 PS 计算市值为 900 亿;PD - 1/PD - L1 全球销售峰值潜力 80 - 100 亿美元,以 100 倍 PS 计算市值 700 - 800 亿;适合 DCF 估值,早期 ABCLON 及双抗资产未充分评估,创新分子 27 - 28 年数据发布后对估值有催化作用,具良好 BD 预期[8] 各产品情况 - PD - 1/IL - 2 融合蛋白 IBI363:下一代免疫治疗药物,在疗效和毒性平衡方面有突破;在 IO 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和三线结直肠癌中疗效显著,PFS 和 OS 数据超预期,肺鳞癌患者中不同剂量组疗效差异明显,总体安全性可控;全球销售峰值预计达 100 亿美元[2][9] - 玛仕度肽:全球首个且唯一申报上市的 GIP/GLP - 1 双重受体激动剂减重降糖药物;国内 GLORY - 1 临床试验中,4 毫克和 6 毫克治疗 32 周后体重基线百分比变化均值分别为 10%和 13%,48 周效果更佳;显著改善代谢指标,90%受试者有体重相关合并症;预计 2025 年内获批上市[4][12] - IGF - 1R 抑制剂:今年获批用于甲状腺眼病,有望解决 400 万国内患者需求[13] - VEGFR - VEGF 双融合蛋白:解决黄斑变性问题,国内患者 300 - 400 万,新药具更长效疗效,有望实现 15 - 20 亿元销售峰值[13][14] - IL - 23 P19:预计今年下半年获批,用于自免领域银屑病等大适应症,12 周一次长时间间隔给药优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位置[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IBS363 在结直肠癌治疗中:在肝转移亚组患者中总生存期达 14 个月;有望逆转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疗法无效表现;联合贝伐单抗治疗三线结直肠癌客观缓解率为 23%,总生存期未成熟,有望用于一线治疗;全球销售峰值预计 100 亿美元,60 - 70 亿美元来自非小细胞肺癌市场[10] - 信达生物在黑色素瘤治疗方面:无进展生存期 5.7 个月,总生存期 14.8 个月;已启动头对头 KORE 注册临床试验,预计该适应症未来两到三年内上市;正在进行海外二期篮子实验,涉及肺癌和结直肠癌等多种适应症[11] - 甲状腺眼病市场:国内患者约 400 万人,每年新增 10 万人,30%为中重度 TED;一线治疗方案激素冲击疗法效果不理想;信达 IGF - 1R 靶向抗体药物 IBS3,311 三期注册研究中 24 周后突眼应答率达 85%[14]
信达生物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