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全球半导体行业、港股市场、美股市场 - 公司:英伟达、台积电、中芯国际、华虹、应材、Lam、KOAS、KLA、Adomas、Tokyo Electron、小米、宁德时代、海力士、美光、Intel、三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场情况:2025 年二季度表现强劲,一季度产品增速达 18.5%,设备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增速 24%;英伟达和台积电是主要增长引擎,英伟达贡献产品公司一半以上增速,台积电在资本开支方面重要[1][2] - 港股与美股表现差异原因:港股 2025 年 5 月后较美股疲软,因新股发行和定增影响流动性;港股市场被比喻为二手车市场,新车发售强时二手车偏弱;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质量提升,宁德时代港股估值高于 A 股;港股对美股估值有折让但增速更快[3][4] - 半导体设备企业未来预测调整:上调 2025 年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收益预测至 14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上调中国市场预测,从预计下降 20%调至下降 9%,国产化率保持 23%-24% [1][5] - 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方向:中芯国际一季度报低于预期后回调,市场担忧 ASP 单价下滑;中国先进工艺市场预计五年内增长五倍,中芯国际和华虹有望受益;国内设备企业份额上升,美资企业份额下降,国内板块排序设备优于代工优于设计[1][6] - 全球半导体行业未来趋势:2025 年全球 IC 或半导体器件增长 13%,2026 年增长 9%;分立器件需求疲软,MCU 和模拟集成电路下降,逻辑和存储增速较快,逻辑 2025 年达顶峰 23%后增速放缓[1][7][8] - 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增量情况:2025 年增量主要来自英伟达,同比增加 180 亿美元,占全球 300 多亿美元增量的一半[10] - 中国与全球半导体设备企业收入情况:中国国内企业增长率约 30 - 40%,考虑海外企业在中国区收入,中国市场下行;全球去年一季度最低点后回升,今年进入百分之十几增长周期[11] - 半导体设备投资情况:2025 年一季度全球新增 14 亿美元投资,台积电占 30 多亿美金,其余大部分来自存储企业如海力士和美光,部分企业如 Intel 和三星进入倒退周期[12] - 未来几年中国市场预测:预计到 2028 年,中国代工产能从 2 万片扩展至 8 - 10 万片,可能达 13 万片,实现五倍增长,主要由中芯国际等推动;中国国产化率需提升至 60%以上[13] - 出口管制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影响:2022 年和 2024 年出口管制清单限制制造企业,对美系设备商出口影响最大,日系和欧系供应链灵活,在中国市场份额相对稳定[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增长 13%,设备公司 WFE 增速为 11%,主要受益于 AI 芯片和终端设备需求[3] - 2025 年一季度行业整体增长 20%,主要来自逻辑和存储领域,MCU 和模拟器件、分立器件、传感器及光学产品表现不佳[9] - 设计领域面临挑战,小米等开始自主造芯,对传统设计公司影响较大[15] - 日本、韩国及欧洲企业份额稳定,值得关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