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国补,缘何“暂停”?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 家电、汽车、通讯器材、电动自行车、厨具、手机数码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变化:今年以旧换新政策资金力度翻倍至 3000 亿元,但使用时间延长至全年致月均补贴力度下降;补贴范围扩展至国四燃油车、厨具、手机数码等,部分家电可补贴次数增加,各地对绿色智能家电及适老化改造自主裁量权更大[3] - 资金投放进度快原因:政策机制变化,发改委和财政部将参考各地去年资金使用情况及政策效果对使用成效好的地区倾斜分配,各地比拼资金使用进度;地方自主裁量权扩大,补贴范围和方式差异大[4][12][13] - 总体效果:总体效果显著,扩围后的汽车报废更新和新增家电类别反响积极,各地对绿色智能家电及适老化改造投入积极,自主裁量权提升政策效果[6] - 后续政策研判:后续国补政策将跟踪各地资金使用进度,可能出台增量资金支持措施;关注中央对使用成效好的地区倾斜分配策略[7] - 4 月政策效果:不同商品类别效果分化,汽车和通讯器材销售增速回落,同比分别降 8.7 和 4.8 个百分点;家电消费提速,同比增长近 4 个百分点,增速维持在 38%以上;汽车补贴受限,通讯器材补贴上限低,家电补贴力度高且范围扩大[8][9] - 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政策效果较好,家电和通讯器材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可能与更新迭代需求大、收入修复好有关;汽车以旧换新财政乘数效应高于其他消费品[10] - 5 月覆盖规模及原因:覆盖规模同比三四月显著提速,家电和电动自行车领域明显,乘用车销量改善;原因是电商提前大促和数码产品、汽车集中降价[11] - 部分地区暂停国补原因及政策持续性:部分地区暂停是因家电补贴资金用完或改变发放机制;全国层面政策是长期的,国家发改委将跟踪进度,资金用完会适时推出增量资金[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商务部规定 12 类家电产品外,允许各地扩展至 32 类产品,各地补贴范围和方式差异大,如江苏扩展到 32 类,上海针对适老化改造分层补贴[12] - 部分地区改变国补发放机制,将随时申请机制改为分阶段发放以延续政策可持续性[12] - 全国层面仍有近 1400 亿元未使用,可支持以旧换新长期促消费策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