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专场 - 中信建投证券2025年中期资本市场投资峰会
2025-06-19 17:4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锂电、光伏、风电、储能、固态电池、电芯等)、电力设备、特高压输电、化工、通信设备、金属新材料、有色金属、光伏导电浆料、可持续航空燃料(SAF)、SaaS 产业 - 公司:联合化学、联化科技、帝科股份、三星电机、横店东磁、龙磁、宁波镇海炼化、连云港佳奥、嘉澳环保、霍尼韦尔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能源行业 - 电芯板块:自 2022 年底进入调整期,调整幅度大,已见底但可能底部横盘,供需形势是关键,锂电和光伏产业链 2022 年底至 2023 年扩产增速下滑,2024 年实业扩产刹车[2] - 电力设备行业:扩产速度显著上升,变压器相关业务因海外需求和国内光伏装机量增长扩产快,国内光伏装机量从 2022 年 80GW 增长到 2024 年 270GW,2025 年预计达 300GW 左右,但后续需求增速减缓可能致产能过剩[3] - AI 对变压器影响:对变压器新扩产有正向提升作用,但相对于风电、光伏装机量影响有限,满配仅三四十吉瓦,需关注潜在风险[4] - 风电和光伏产业:风电受光伏竞争影响盈利一般,海上风电受政策影响大;光伏产业链惨淡,但市值隐含盈利预期认为未来有望恢复正常[8] - 储能领域:扩产量居板块前列,但有较大存量产能需消化,左侧环节供需较好,右侧环节供需过剩[1][9] - 固态电池:发展良好,供需形势向好,行业格局理想,形成替代趋势市场空间巨大,光伏和锂电市场可能达太瓦级规模,全固态电池量产未来可能实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1][13][25] 化工行业 - 行业周期:资本开支连续三年下行,需求端不佳,经历两到三年下行周期后处于上升阶段,但未来走势需谨慎观察,受需求、供给和外部干扰等因素影响[1][45] - 股票表现:2025 年上半年 20 只小市值股票翻倍增长,集中在机器人等主题投资和涨价小品种,但不能断定是新一轮大周期开始[46] - 油价影响:油价波动影响油头、气头、煤头等产品边际成本和供需关系,高油价加剧全球经济压力,对化工行业投资机会有关键性影响[1] 金属新材料和有色金属行业 - 金属新材料行业:在高科技领域推动下细分市场成长空间大,公司业绩增长显著,竞争格局好,受贸易战影响小,AI 技术增加对高端电容、电感、电阻需求,中国企业有优势[59][60][61] - 有色金属行业:前景乐观,呈震荡上行态势,受美元超发、供给收紧和新兴产业需求支撑,小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因独特性能在高端制造业需求增加[66][67][68] 光伏导电浆料行业(帝科股份) - 公司发展:专注光伏导电浆料 15 年,成为全球最大光伏浸润化浆料供应商,出货量超 2000 吨,在 Topcon、异质结银包铜浆料及 TBC 领域领先[69] - 技术创新:通过三代 Topcon 技术创新提升转换效率、降低成本,在 TBC 领域协助产业化落地,推出高阻水边框密封丁基胶产品[70][71] - 降银方案:提出多梯度降银方案,纯铜浆料受关注但需克服抗氧化等问题,迪科在纯铜浆料开发取得进展,高导电铜浆方案有优势[72][73][75]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 - 市场发展:欧洲法规推动掺混比例提升,全球市场加速整合,预计 2030 年显著增长,中国将成为重点供应和使用市场[81][89] - 生产工艺和原料:主要采用 HEFA 工艺,使用废弃食用油为原料,欧洲和中国原料来源有差异[84] - 政策和挑战:欧洲补贴激进,中国有望推出补贴和出口退税政策,推广面临生产成本高问题,但预计下半年在国内部分地区大规模落地[85][8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由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决定,硅负极比石墨负极比容量高 10 倍,富锂正极和硫系正极比容量高,高性能电池体系可由液态转全固态[24] - 全固态电池标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以失重率小于 1%和无液体渗透为核心判断依据,可引导全球标准发展[26] - 中国企业创新模式:有传统范式和制造业全维度升级两种,绿色经济是原始创新动力重要组成部分[54][55] - 中国 UCO 回收与出口:总产量约 500 多万吨,去年到今年出口 100 多万吨,未来可能更多用于国内消化[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