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稳定币产业、跨境支付行业、算力租赁行业、RWA 领域 - 公司:Tether、Circle、众安在线、连连数字、元生科技、京东、光大集团、蚂蚁集团、朗新、协鑫、海南华铁、恒生电子、中科金财、金桥信息、吉大正元、安妮股份、华信永道、摩根大通、Fireblocks、新大陆、新国都、拉卡拉、青岛金王、小商品城、朗新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稳定币产业进入提速期:美国 5 月 19 日通过 Genius 法案,香港 5 月 21 日通过草案,稳定币正式纳入监管框架,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1][4] - 人民币稳定币助力国际化:有望拓展至企业间支付、银行对公、国际贸易等场景,成为数字人民币货币桥的重要补充,在不影响国内货币政策调控和跨境资本管理情况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4]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有优势:结算时间短(不到一小时 vs. 银行五个交易日),交易成本低,适用于货物价值波动大的国家,支付功能或重构跨境支付生态[1][5][7] - USDT 和 USDC 情况:USDT 由 Tether 发行,2025 年一季度供应量约 1500 亿,80%储备资产为美债;USDC 由 Circle 发行,2025 年一季度供应量约 600 亿,超 92%储备资产为美国国债和逆回购协议[1][6] - 稳定币商业模式:发行方通过储备资产生息获取收益,如 Circle 在 2024 年通过储备资产获 16.6 亿美元利息收入,占总收入 99%;产业链上托管方和审计方通过手续费和建设费获益[1][9] - 稳定币产业链关键环节:持牌稳定币发行方、虚拟资产分销商、加密货币交易所,香港金管局已批准部分公司在沙盒环境试验,香港证监会批准 10 个加密货币交易所牌照[3][10] - 新玩家与业务探索:蚂蚁集团启动香港及新加坡稳定币牌照申请,国家队机构大概率拿牌照;传统金融机构探索新使用方式,如沃尔玛、亚马逊等联合发行,京东必创科技面向跨境贸易场景拓展[11][12] - 政策预期:2025 年第三季度香港金管局可能发布稳定币发行指引并开放牌照申请,第四季度预计正式生效相关条例并首批推出稳定币[13] - 蚂蚁集团在 RWA 进展:与朗新合作发起第一单 RWA,与协鑫合作发起光伏绿色资产 RWA,并与海南华铁探讨合作,未来算力租赁行业基于高确定性回报开展 RWA 有望盘活中国算力产业[14] - 稳定币推广相关公司:国家队和大型银行或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信息技术服务商可能承担服务功能,传统金融机构与稳定币结合或为系统服务商带来增量新业务,相关公司有众安在线等[16] - 稳定币助力跨境支付及受益公司:基于稳定币再造系统对人民币国际化及海外贸易安全性有帮助,连连数字等公司未来可能获得较大发展机会[17] - 稳定币产业关注领域:具有稀缺牌照优势的发行方、基础设施服务商、跨境支付生态[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分类:分为法定货币支持、加密货币支持、金银和大宗商品等实物支持、算法支持的稳定币,法定货币支持的稳定币占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美元稳定币市值占比 95%[2] - 稳定币最初目的及使用方式变化:最初作为交易虚拟资产媒介,近年来扩展至实体经济支付结算功能[7] - 稳定币产业发展风险:需关注政策变化、技术变更、落地节奏不及预期等风险[19]
稳定币产业跟踪:迎政策拐点,关注三大受益环节
2025-06-23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