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眼镜专家行业交流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AI智能眼镜、AR眼镜、AI、AR和VR - 公司:Meta、力鹏、雷鸟、亿道信息、亿纬锂能、比亚迪、水晶光电、索尼、上海显耀科技、联影、Rokid、Chargeurs、link 5、深圳光舟科技、歌尔股份、亮亮视野、利亚德、X6、昂瑞尔、Rock光学、雷鸟创新、小米、华为、OPPO、三星魅族、谷歌、微软、苹果、小度、字节跳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全球AR智能眼镜出货量显著增加,标志行业迎来拐点,国内市场相对较少但有增长潜力 [1][3][4] - 全球范围内销售额达百万级别,未来结合Micro LED与光波导可能成为终极显示方案,但需提升分辨率及亮度 [1][3][10][13] - 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两三年内有大的技术迭代,引发市场爆点 [7] - 随着终端应用量增加,碳化硅光波导成本有望下降,但该技术尚处发展初期 [10][11][12] 2. 产品痛点与解决方向 - 主要痛点为显示技术优化、电池续航提升、成本控制和市场接受度提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调整解决 [1][5][6] - AI行业面临重量、续航、交互和落地应用等问题,解决需技术突破 [7] 3. 核心部件与技术 - 核心部件包括高通XR2芯片、亿纬锂能/比亚迪电池、水晶光电/索尼摄像头、上海显耀科技等提供的光机和光显示系统,并逐步接入大模型 [1][8][9] - 技术突破点集中在碳化硅光波导和Micro LED,碳化硅光波导重量轻、色彩还原度高但成本高,Micro LED在室外更具竞争力 [1][10][13] 4. 公司情况 - Rokid:2014 - 2019年从事智能音箱业务,后转向AR眼镜,初期面向B端市场,2021 - 2022年B端营收约八九千万,C端贡献少;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未来产品规划取决于现有产品销量;Rokid Glass预定量约25万台,实际销量受总代压库存等因素影响,预计6月30日发早期预定产品,7月中下旬大规模线上预定发售;产能受资金链限制;与竞品相比有导航和文字提示功能,但存在显示、发热、待机和近视适配等问题 [14][15][17][18][19][20][21][22][26] - 其他国内公司:亮亮视野、Rokid等早期专注B端,近年发展受限;利亚德2023年转向C端;新秀企业如X6等有技术和供应链优势;雷鸟创新获PCA资源支持;小米、华为、OPPO多处于样机阶段,小米计划6月底发布约一两千人民币拍摄眼镜 [29] - 国外公司:谷歌2012年AR眼镜未量产;微软Hololens主要用于教育和公益培训,销量达几十万台;Meta最初专注VR头显,后转向AR眼镜,产品销量超100万台;苹果去年AR眼镜因重量和技术问题未成功 [3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圳地区供应链成熟,定制一款智能眼镜成本约二三百万 [4] - 目前市场上最轻的AR眼镜约七八十克,长时间佩戴有压迫感 [7] - 智能眼镜销量不如预期的原因是对近视用户不友好、缺乏爆款应用和产品存在缺陷 [27] - 智能眼镜未拆封未激活可七天内退货,激活后无法退货 [28] - 国内主流公司推崇Micro OLED或OLED加光波导显示技术,早期自由曲面显示方式成本更低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