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PCB、海外算力、新消费、新经济、半导体、AI应用、机械制造、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家居、工程机械、乳制品、饲料、电子、计算机、创新药、大金融、有色金属、交运港口、包装印刷、轨道交通、自动化设备、小家电、文娱用品、半导体地面兵装、农商行、医疗器械、造纸业、纺织、家电、汽车、光伏、电力设备、医药、广告、医疗健康 - 公司:宁德时代、三花智控、三一重工、东鹏饮料、海大集团、北新建材、晨光股份、中国动力、中控技术、金山办公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中国股票市场有望迎来新高:中国股票市场在基本面、产业、流动性、风险偏好和政策制度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有望迎来新的高点,2025年可能会看到新的整数点位,行业配置关注PCB、海外算力等领域,“龙头化、国产化和全球化”是未来发展重要方向[1][5] 2. 中国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宏观经济基本面压力,地方消费数据、PMI等指标不佳,传统经济短期内处于摸底过程;但从长期看,中国产业优势逐步显现,新消费、新科技等领域发展良好,半导体和AI应用行业股价调整后,中报季市场将筛选企业,龙头公司业绩落地将带动产业链突破[2] 3. 全球资金呈现去美元化趋势并回流中国市场:受美元指数下降、美国信用评级下调等因素影响,全球资金回流配置中国市场,包括港股和A股资产,EPFR数据显示该状态持续存在,2024年9月24日以来中国政策组合拳及与港交所联动加速资本市场制度改革[4] 4. 弱美元周期影响资产需求:当前处于弱美元周期,美债需求下降,拍卖倍数从2.6倍降至2.3倍,美国股票相对于非美国家股市需求下行,中国大陆和日本对美债持有量减少,中国从约1万亿美元减至8800亿以下,日本从1.3万亿美元减至1.2万亿美元以下,中日两国对美股净流入量显著减少,中国净流出781亿美元,日本净流出500亿美元以上,资金流向黄金市场以规避地缘冲突风险[10] 5. 国内政策推动经济景气修复:国内政策偏向稳定中积极有为,宏观经济进一步修复需等待企业端贷款脉冲上行,目前居民端贷款平稳,财政和政府端贷款上行对冲企业端贷款下行[11] 6. 外资和内资是推动权益资产上行的重要增量:外资持有市值维持在3万亿以上,EPFR数据显示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基金规模约1700亿美元,美国降息周期加速预计外资将回流;内资对港股定价权提升,今年以来南向资金成交占港股整体成交比重维持在40%-50%,近期突破50%,国家队、险资、个人投资者是内资主要增量,新消费、新经济领域是内资重点投资方向[1][12][13] 7. 制度变化推动市场发展:科创板深化改革提出“科创板1 + 6”模式,为不同盈利状况公司提供分层融资便利,A股与H股两地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更丰富、估值可能抬升,深圳推出H股回归二次上市政策筛选出优质白马标的,低估值位置的全球龙头企业值得关注[14] 8. ETF是A股主要增量资金之一:2024年9月24日以来大盘宽基ETF大量买入且持续无明显流出迹象,大盘风格看好,科技大盘股、红利、大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大盘ETF值得重点配置[15][16] 9. 龙头化趋势显著:A股盈利周期下行期间尾部企业被清洗,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在行业改善后更具优势,机械制造业、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传统行业如地产、轻工家居、钢铁汽车等CR8集中度有所提升;龙头公司利润集中度在传统行业和“两新两重”设计领域较高,在控费和运营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产能出清后能以更低固定资产获得更强经营性现金流[3][17][18][19][20] 10. 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科创板上的龙头公司或科技企业推动国产化进程,电子、计算机、机械、新材料等领域细分方向出现国产替代,市占率提高,如半导体材料模拟ICD、CAD软件、工业机器人、碳纤维等[8] 11. 国产化和全球化在中国科技领域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创新药领域部分公司仍有新高潜力;全球化方面,85后、90后企业家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除制造业全球化外,新消费、新科技、新全球化部分更应关注[9] 12. 全球化策略对中国企业发展影响显著:海外市场是反内卷重要方向,2024年中国企业海外毛利率维持在18.3%高位,国内毛利率下降,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小金属等行业出海趋势强劲[24][25] 13. 新兴市场推动中国出口增长:东南亚、拉美、中东、非洲等11个新兴国家中有10个将中国作为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其消费电子、电芯、汽车等细分市场带动中国出口,如印尼对中国依赖度从10%提高到31%,沙特从14%提高到24%[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筛选具备全球化潜力公司的方法:考虑海外营收增长及盈利能力,确保国内业务不拖后腿,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和汽车领域是主要筛选方向,医药行业尤其值得关注,2019年以来潜力出海组合累计收益率达247%,超额收益191%[27] 2. 年轻董事长对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积极影响:年轻董事长(80后90后)见识广泛,更倾向于实施全球化战略,90后董事长领导公司的出海比例在2019 - 2024年间增加约8个百分点,其领导下公司海外收入同比持续正增长,家居用品、电池相关需求以及机械设备等领域表现显著;港股中90后董事长领导的消费品、广告业与医疗健康相关企业海外收入占比高且增长快[30][31]
中期策略:蓄力新高——聚焦龙头化、国产化、全球
2025-06-23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