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月电子策略:高切低与高举高打,孰优孰劣?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海外算力、国产替代、国内算力、国内C端内需 - 公司:鸿海、海力士、美光、英伟达、中芯国际、华丰特控、聚光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外算力板块 - 核心观点:海外算力需求强劲,相关公司股价达历史新高,整体趋势乐观,头部公司仍有上涨空间 [1][2][3] - 论据:需求端,海外云大厂因AI应用落地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广告业务精准投放效率,市场对其AI进展乐观,预计资本支出维持较大投入;供给端,ODM厂商AI服务器订单能见度延伸至2027年,产能无法满足需求,存储厂商HBM产能紧张致DDR5和显存价格飙升、DDR4模组价格上涨;工艺层面,AI芯片对推理需求持续;以2026年PE估值衡量,头部公司当前PE约为10 - 12倍 [1][2][3] 国产替代板块 - 核心观点:处于底部区间,具备配置价值 [1][3] - 论据:28纳米光刻机进入量产线刺激光刻机产业链,设备和仪器方向回撤带来赔率提升;中芯国际走势扭转,市场对其新一轮支持政策有良性改善预期;华丰特控有新品逻辑预计下半年落地;聚光科技在制笔体系国产化率极低且行业规模大的背景下具备持续替代逻辑,盈利质量持续改善;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规模达2000亿元,较2024年增加500亿元,驱动仪器设备国产替代 [1][3] 国内算力板块 - 核心观点:目前处于底部区间,主要挑战在芯片供给层面,未来或有积极变化 [2][4][5] - 论据:外部对先进制程封锁以及国内自身生态适配迭代,大规模应用于互联网大厂的算力IC仍需时间;下半年或年底,英伟达将推出符合北美限制的新算力卡,中美谈判明晰化,管控政策可能变化,当前板块处于贸易战后较低水平,赔率将更具吸引力 [2][4][5] 国内C端内需板块 - 核心观点:下半年面临国补退坡和去年高基数影响,投资机会主要在个股层面 [2][6] - 论据:板块已消化部分问题,但贝塔效应仍需观察,核心关注三季度业绩指引变化,二季度业绩良好得益于上半年国补力度支持 [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聚光科技制笔体系国产化率约10%,行业规模达300 - 400亿元 [1][3] - 2025年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规模达200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的1500亿元增加500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