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江固收 10年期国债能破1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 国债市场、债券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国债收益率走势:短期内国债收益率在 1.6%附近面临较强阻力,当前收益率在 1.65%-1.7%之间调整空间有限,接近 1.65%时可逢低配置,接近 1.6%时需关注回调风险;今年一季度债市曾下探至 1.57%左右,这些位置构成阻力位[1][2] - 国债买卖重启预期:市场对国债买卖重启的预期需推迟,央行重启国债买卖需满足国债供给和收益率两个条件,短期内国债供给无明显增加,若财政不进行大规模新增特别国债或增发,年内重启概率较低;7 月国债供给无明显增加,8 月和 11 月可能有小高峰但不显著[1][3][4] - 央行对国债收益率的态度:央行更能接受国债收益率上行,大幅度下行存在系统性风险,为避免直接跌破 1.6%,可能会等待市场调整到 1.66 - 1.67 再考虑重启;硅谷银行事件表明大幅度下跌带来潜在风险[1][5] - 央行购买国债对流动性的影响:央行购买国债会增加流动性,国债到期财政兑付给央行不涉及银行,不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流动性,财政兑付时央行资产端和负债端同步减记体现缩表,但对流动性影响是间接的[1][7] - 中国央行降息情况:今年中国央行降息空间可能有限,或有一次降息机会,幅度约为 10 个基点,时间在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需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决定,下半年降息可能更多服务于稳增长;5 月降息与美方谈判有关,下半年需应对经济压力及考虑外部冲击[1][8] - 市场流动性状况:当前市场流动性边际趋紧,央行维持相对宽松流动性但有界限,旨在防止资金空转,七天回购利率维持在 1.5%左右,隔夜回购利率在 1.4%左右[9][10] - 资金空转界定:同业存款较高和银行间加杠杆算作资金空转,这些资金本应用于宽信用和货币创造,最终转化为社会融资,却因银行间加杠杆被挤占,导致实体经济未能享受到低廉融资成本[11] - 银行间杠杆率影响:银行间杠杆率较高,正 carry 每恢复 10 个基点,银行间杠杆率提升 0.3%,基于降息空间、资金面宽松幅度以及国家买卖重启的判断,1.6 将成为债市强阻力位[12] - 未来债市走势:1.6 可能会成为债市强阻力位,未来半个月坚持此观点,7、8 月是否突破不确定,需关注中美贸易战反复以及经济基本面的环比下行;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或经济环比明显下行会导致债市收益率下降[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于市场上流传的“回笼流动性”说法不准确,央行购买国库券增加流动性,到期期限不会直接导致流动性减少,这种理解误解了央行报表记账方式及其实际操作影响[6] - 稳定汇率同样重要,央行更倾向于干预汇率贬值而非升值[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