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南威软件、长寿健康公司、茶寿健康、蓝 V 公司、蓝威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南威软件 - 转型优势:转型是使命延伸和能力赋予,拥有在复杂数据系统推动制度创新和普惠服务的独特基因,是制度创新设计者推动者、有国家级信任基石、具备 G 端加 B 端加 C 端全链路整合实战经验,可将 G 端能力转化为大健康赛道竞争优势[2][3][4] - 转型策略:采取明确定位和资源积累策略,重构传统业务、自建行业大模型、布局 B 端业务、推出第二增长曲线强化经营质量[23] - 算力布局:2021 年申请建设创意中心,2024 年获批,预计建成后算力中心规模达 20,000P,超 2023 年全中国总算力[3][27] - 应对政府投入不足策略:采取只做有利润、有现金流项目策略,明确经营目标,2025 年上半年接近实现现金流为正,一季度增长 58%,二季度预计增长更快[24] - 大健康赛道优势与风险:有十多年数字化健康经验、实现大模型与智能体商业闭环应用落地、将推出茶座商城及生态系统;面临市场竞争压力和技术研发与应用落地挑战[25] - 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独特之处:专注行业应用,实现商业闭环,为客户和生态合作伙伴创造价值,实现平台价值变现[26] - 商城业务布局策略:通过差异化和个性化方案布局,重点发展个性化营养、运动方案及成套医疗设备,与生态伙伴合作,利用软件能力激活硬件价值,通过 AI 能力和平台为客户提供精细化推荐[34] - 药品推荐精细化及市场推广:长期维护用户健康数据,根据用户行为推荐适合药品,串联优质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治疗选择[35] - 年底计划:2025 年年底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继续推进清欠工作[36] 长寿健康公司 - 核心商业模式:围绕提供高效智能大健康解决方案,通过大模型技术实现个性化医疗干预、高效医患沟通和智能疾病风险预测等功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5] - 盈利来源:个人智能体订阅费用、企业客户定制解决方案、政府及公共机构合作项目、数据分析与咨询服务、广告收入[7] - 会员制服务:计划推出年费 5,999 元和 4,999 元的会员制服务,提供上门采血和全面检测[32] 茶寿健康 - 发展目标:未来三年为 C 端消费者提供个性化、高质量健康管理服务[10] - 成功衡量指标:从健康价值、健康服务、用户心智三方面衡量,关注平台价值、数据价值与社会价值等本质指标[11] - 研发投入:拥有独立预算并优先保障研发投入,希望不久实现盈亏平衡,为南威软件贡献利润和价值[13] - 业务合作:有望与华为在医疗工程领域合作;计划将业务与地方政务 APP 结合[17][18] - 知识库情况:健康大模型整合北大医学部及三甲医院专家知识库,部分具有排他性知识产权,未来将扩大与各领域专家合作[19] - 差异化优势:超越垂直问答机器人局限,实现更广泛、综合应用[20] - 用户体验提升:与大量穿戴设备合作,计划引入更多生态合作伙伴,构建软硬件一体化数据采集终端体系,规划建立线下检测机构[30] 蓝 V 公司 - 2024 年财务表现:应收账款回款近 20 亿元,现金净流量达 3.9 亿元,实现现金流为正[37] - 海外市场发展:2024 年拿下阿尔及利亚国家平台项目,2025 年 7 月一期上线,规划二期扩展到 300 个审批事项,与华为合作是成功重要因素[39] - 人工智能进展:通过人工智能重构数智公安社会治理,大模型智能体推理机产生 2000 多万元订单,推广面向企业端的大模型一体机推理机并产生收益[40] 蓝威公司 - 疫情后发展战略:重构业务,开启第二增长曲线,采用人工智能重构传统业务,从底层建设大模型智能体,实现商业落地与闭环应用,从 G 端走向 C 端[44] - 数据要素布局:早期布局多种数据工具,支持数据交易,若政府数据产生效益,将成为最大受益者[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I 医疗产品现状及资质申请:当前 AI 医疗产品包括影像辅助决策和手术导航类软件,需通过三类证,健康大模型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未纳入三类证范围,团队有丰富三类证经验,未来紧跟政策申请资质[16] - 数据要素流通挑战及解决办法:数据要素流通需解决隐私计算、可信流通等技术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手段解决,第一步由政府层面先行运营和共享内部数据[43] - 蓝威公司估值模型:传统估值模型不适用于当前蓝威公司,应考虑其从 G 端走向 C 端的全新定位[45]
南威软件20250630